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97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包括叉车架、同步导组和承托组件。所述叉车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根平行布置的托举结构第一叉杆和第二叉杆,用于支撑货物;同步导组均匀分布于传动盒的表面,并包括导盒、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升降顶座、转承台、传动轮、液压顶杆和传动键轴,其中升降顶座固定于导盒内部,并与顶升组件液压顶杆连接,能够实现对转承台的升降控制,带动传动轮顶出至第一叉杆和第二叉杆的表面与货物底部接触,实现对货物的移动与重心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级联动与精准控制,实现了货物的平稳搬运、高效位置调整和重心控制,显著提高了货物搬运的效率与安全性,适用于多场景的货物搬运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叉车,具体为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


技术介绍

1、传统叉车在货物搬运和放托调节过程中,存在对叉车整体移动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在调整货物位置和重心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一般情况下,叉车在将货物提升至一定高度或移动至目标位置时,需要频繁地通过叉车整体前进、后退或转向来对货物进行精确定位。然而,这种方式不仅需要操作人员具备高度的操作技巧,而且在狭小空间或货物密集的仓库环境中,叉车的整体移动会受到较大限制,容易导致操作效率低下。

2、此外,传统叉车在货物放托或调节位置的过程中,货物与叉车表面的摩擦力有限,特别是当货物重心偏移时,容易发生货物倾斜、滑落甚至倾倒的情况,造成货物损坏或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在货物运输、装卸和仓储作业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对于重量较大的货物,重心难以精确控制,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搬运风险。

3、传统叉车一般依靠货物与叉杆之间的直接接触来实现货物的稳定性。在移动或调整货物位置时,由于缺乏对货物底部的支撑和控制,货物容易在叉杆上产生位移,难以保持平衡。这不仅增加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脱落风险,还会导致货物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车架(100)、同步导组(200)和承托组件(300),所述叉车架(10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叉杆(110)和第二叉杆(120),所述第一叉杆(110)和第二叉杆(12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传动盒(130),所述同步导组(200)的数量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传动盒(130)的表面,所述传动盒(13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31)和第二电机(132),所述同步导组(200)包括导盒(210)、第一蜗杆(220)和第二蜗杆(230),所述导盒(210)的两端均设有滑套槽(211),所述第一蜗杆(220)和第二蜗杆(230)表面转动套接有滑轴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车架(100)、同步导组(200)和承托组件(300),所述叉车架(10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叉杆(110)和第二叉杆(120),所述第一叉杆(110)和第二叉杆(12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传动盒(130),所述同步导组(200)的数量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传动盒(130)的表面,所述传动盒(13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31)和第二电机(132),所述同步导组(200)包括导盒(210)、第一蜗杆(220)和第二蜗杆(230),所述导盒(210)的两端均设有滑套槽(211),所述第一蜗杆(220)和第二蜗杆(230)表面转动套接有滑轴套(212),且滑轴套(212)滑动套接于滑套槽(211)表面,若干相邻所述导盒(210)表面第一蜗杆(220)和第二蜗杆(230)的端部通过万向联轴器一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杆(110)和第二叉杆(120)结构相同均呈l形,且第一叉杆(110)和第二叉杆(120)相互平行布置固定安装于叉车架(100)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杆(110)和第二叉杆(120)表面设有若干与导盒(210)一一对应的通孔,用于传动轮(330)的顶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物防脱搬运叉车,其特征在于,若干相邻所述第一蜗杆(220)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同步连接,且位于一端的第一蜗杆(220)通过万向联轴器与第一电机(131)的输出端连接,若干相邻所述第二蜗杆(230)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同步连接,且位于一端的第二蜗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积前许若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引拓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