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692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锚塞体和岩体,所述锚塞体与岩体之间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所述锚塞体的侧面、底面及顶部曲面的格栅与岩体内表面均匀排列的方形凸起之间相嵌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锚碇通过锚塞体表面的格栅状截面与围岩凸起处的相互嵌合,增大了锚碇结构与围岩之间的侧摩阻力,获得更大承载能力,在锚塞体修建处的岩体条件较差时,能提高对于悬索桥主缆拉拔力的抵抗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岩体凸起的中心处装置孔隙式粘滞阻尼器,提高了锚塞体的抗震能力,在地震发生时能起到良好的隔震作用,提高了隧道式锚碇在地震多发区域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具体为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隧道式悬索桥锚碇设计,是通过对山体内部进行开挖,并浇筑倒楔形结构,以此实现与大面积岩体的协同受力,共同对抗主缆的拉力。这种设计通常应用于那些岩体稳定性较好的山区地带。然而,对于大型悬索桥所承受的巨大拉拔荷载,锚塞体所能提供的抗拔力会逐渐减小。特别是当锚碇周围的岩体稳定性较差,且岩层条件复杂时,问题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岩体的硬度和强度较低,围岩对锚塞体的夹持力将大幅降低,进而影响到整个桥梁体系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如果桥梁位于多发的自然灾害区域,如地震、台风等,这些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会对锚塞体表面及周围岩体造成破坏。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难以确保锚碇依然符合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因此桥梁的整体安全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使得悬索桥隧道锚碇的混凝土用量减少30%左右,并且锚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塞体(1)和岩体(2),所述锚塞体(1)与岩体(2)之间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3),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所述锚塞体(1)的表面呈格栅状,所述锚塞体(1)由前锚面(5)、后锚面(6)、底面、侧面及顶部曲面(7)组成;所述岩体(2)内表面均匀排列有方形凸起(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塞体(1)的前锚面(5)和后锚面(6)为切角拱门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塞体(1)和岩体(2),所述锚塞体(1)与岩体(2)之间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3),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所述锚塞体(1)的表面呈格栅状,所述锚塞体(1)由前锚面(5)、后锚面(6)、底面、侧面及顶部曲面(7)组成;所述岩体(2)内表面均匀排列有方形凸起(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格栅状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塞体(1)的前锚面(5)和后锚面(6)为切角拱门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有孔隙式粘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俊侯志伟胥科刘生海孙鹏博黄彦杜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