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92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包括底座、成型系统和注塑系统,所述注塑系统设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护箱,所述成型系统设于防护箱上,所述成型系统包括静模具、气缸、动模具和脱模机构,所述静模具设于防护箱内,所述气缸设于防护箱内,所述动模具设于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静模具和动模具上均设有冷却装置,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第一脱模单元和第二脱模单元,所述第一脱模单元设于静模具上,所述第二脱模单元设于动模具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产品与模具粘连,可以自动对射嘴是否堵塞以及堵塞情况进行反馈的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具体是指一种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


技术介绍

1、注塑成型是生产止逆阀的常用方法,具体是先对塑料进行加热,然后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而注塑机是注塑成型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2、然而现有的注塑机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现有的注塑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射嘴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当射嘴堵塞后,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察觉并处理,这就会对后续生产的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其次,现有的注塑机在进行脱模时,产品容易附着在模具上,此时就需要人工脱模,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避免产品与模具粘连,可以自动对射嘴是否堵塞以及堵塞情况进行反馈的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

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包括底座、成型系统和注塑系统,所述注塑系统设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护箱,所述成型系统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包括底座(1)、成型系统(2)和注塑系统(3),所述注塑系统(3)设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防护箱(4),所述成型系统(2)设于防护箱(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系统(2)包括静模具(5)、气缸(6)、动模具(7)和脱模机构(8),所述静模具(5)设于防护箱(4)内,所述气缸(6)设于防护箱(4)内,所述动模具(7)设于气缸(6)的输出轴上,所述静模具(5)和动模具(7)上均设有冷却装置(42),所述脱模机构(8)包括第一脱模单元和第二脱模单元,所述第一脱模单元设于静模具(5)上,所述第二脱模单元设于动模具(7)上,所述注塑系统(3)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包括底座(1)、成型系统(2)和注塑系统(3),所述注塑系统(3)设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防护箱(4),所述成型系统(2)设于防护箱(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系统(2)包括静模具(5)、气缸(6)、动模具(7)和脱模机构(8),所述静模具(5)设于防护箱(4)内,所述气缸(6)设于防护箱(4)内,所述动模具(7)设于气缸(6)的输出轴上,所述静模具(5)和动模具(7)上均设有冷却装置(42),所述脱模机构(8)包括第一脱模单元和第二脱模单元,所述第一脱模单元设于静模具(5)上,所述第二脱模单元设于动模具(7)上,所述注塑系统(3)包括料管(19)、射嘴(20)、堵塞反馈机构(21)、烘料桶(22)和注塑螺杆(23),所述料管(19)设于底座(1)上,所述注塑螺杆(23)旋转滑动设于料管(19)内,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对注塑螺杆(23)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25),所述料管(19)上设有用于对料管(19)内原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24),所述烘料桶(22)设于料管(19)的入料端,所述射嘴(20)的一端设于料管(19)的出料端上,另一端设于静模具(5)上且与静模具(5)的模腔连通,所述堵塞反馈机构(21)设于料管(1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脱模的止逆阀生产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反馈机构(21)包括反馈箱(26)、滑动杆(27)、锥形塞(28)、升降板(29)和第三弹簧(30),所述反馈箱(26)设于底座(1)上,所述反馈箱(26)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空腔(36)和第二空腔(37),所述第一空腔(36)和第二空腔(37)通过滑动孔(38)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6)通过排出管(41)与外界连通,所述料管(19)上靠近射嘴(20)的一端设有连接管(39),所述连接管(39)延伸至第一空腔(36)内,所述连接管(39)位于第一空腔(36)内的一端上设有锥形头(40),所述滑动杆(27)滑动设于滑动孔(38)内,所述锥形塞(28)设于滑动杆(27)顶部,所述锥形塞(28)用于对锥形头(40)进行堵塞,所述第三弹簧(30)套接设于滑动杆(27)上,所述第三弹簧(30)的两端分别设于锥形塞(28)和第一空腔(36)内壁上,所述升降板(29)设于滑动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联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