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683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气象预测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取闪电落点位置为第一闪电落点位置;步骤二:对覆盖范围内的音频进行实时采集,提取音频数据处理为第一音频数据;步骤三:对第一闪电落点位置进行位置验证,当位置验证偏差小于偏差阈值时,直接将其作为预测用闪电落点位置;当验证位置偏差大于等于偏差阈值时,基于第一音频数据更新其为第二闪电落点位置作为预测用闪电落点位置;步骤四:获取预测相关数据,并将预测相关数据输入至雷电短临预报模型中输出为雷电短临预报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音频监测模块对雷声进行监测并结合探测仪监测到的闪电落点位置分析,从而提高雷电位置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象预测应用,具体是一种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短临预报与短期预报相比,其预报时效更短,主要集中在0小时到12小时,重点在于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尤其是强对流天气系统的预报。相对于大尺度天气系统,强对流天气系统具有生命史短、突发性强等特点,其生命周期短的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长不过十几个小时。由于生消速度快,预报较为困难;当前,强对流短期预报主要采取潜势预报方法,预报强对流出现的落区和概率,对于强对流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时间还很难准确预报。但提前数小时的短临预报,却可以清楚捕捉到强对流天气系统所在位置,从而能够预报出强对流的具体位置,提前数小时发布预警预报,从而减轻强对流天气的危害。

2、由于大气具有混沌特性,使得数值预报模式对初值极其敏感,输入气象要素初始值出现微小误差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微小的误差会对强对流位置的预测产生极大影响。另外数值预报由于存在spin-up问题,在前数小时内需要进行平衡调整,预报结果不可采用,因此基于物理方程的数值预报技术很难对公里尺度的强对流做出有效的短临预报。当前强对流的短临预报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探测闪电并监测闪电落点位置均通过三维雷电探测网进行;三维雷电监测网实时探测闪电活动参数,闪电活动参数包括:闪电发生的时间、类型、经纬度、高度及峰值电流强度;基于闪电发生的经纬度获取闪电落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音频监测模块依据为:是否为位于上一时刻的雷电短临预报区域内;如果位于雷电短临预报区域内,则对应的音频监测模块启动并进行音频实时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探测闪电并监测闪电落点位置均通过三维雷电探测网进行;三维雷电监测网实时探测闪电活动参数,闪电活动参数包括:闪电发生的时间、类型、经纬度、高度及峰值电流强度;基于闪电发生的经纬度获取闪电落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音频监测模块依据为:是否为位于上一时刻的雷电短临预报区域内;如果位于雷电短临预报区域内,则对应的音频监测模块启动并进行音频实时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音频数据对第一闪电落点位置进行验证,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短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音频监测模块位置信息和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更新第一闪电落点位置为第二闪电落点位置,包括如下步骤:随机选择三个接收到第一音频数据的音频监测模块,基于如下公式: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强陈超辉张云陈雄卢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