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康复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
技术介绍
1、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是一种专为患者设计的康复训练设备,主要用于促进踝关节的主动运动,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特别适用于术后、骨折、长期卧床或需要长期制动的患者。
2、现有技术中,当患者需要使用主动训练器时,先将脚通过绑带固定到转动板上,此时通过传感器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去带动转动板按照预设的角度和速度进行运动,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目的。
3、上述方案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转动板的运动弧度受到智能控制系统的影响,在患者进行踝泵训练过程中一般都由机器转动来带动踝关节进行运动,而患者基本不会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去,使得患者会对机器产生依赖性,而长期的依赖则会让患者产生依赖心理,从而降低自我康复的信心和动力,同时,机器设定的固定程序无法完全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康复进展,缺乏患者的主动参与和调整,会导致康复训练的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添加的自适应转动机构是跟随患者的主观去运动的,当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会出现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的上部设置有踝关节训练装置(2),所述踝关节训练装置(2)包括有支撑座(201),所述支撑座(201)固定连接在支撑台(1)的上部,所述支撑座(201)远离支撑台(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第一支撑架(202)中部固定连接有往复转动板(203),所述支撑座(201)下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04),所述第二支撑架(204)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所述连接块(205)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6),其特征在于:所述踝关节训练装置(2)上设置有自适应转动机构(3);所述自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的上部设置有踝关节训练装置(2),所述踝关节训练装置(2)包括有支撑座(201),所述支撑座(201)固定连接在支撑台(1)的上部,所述支撑座(201)远离支撑台(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第一支撑架(202)中部固定连接有往复转动板(203),所述支撑座(201)下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04),所述第二支撑架(204)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所述连接块(205)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6),其特征在于:所述踝关节训练装置(2)上设置有自适应转动机构(3);所述自适应转动机构(3)用于在带动患者的脚进行预定角度的运动后,患者能根据自身康复情况自主进行脚踝的跖屈和背伸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转动机构(3)包括有转动轴(301),所述转动轴(301)贯穿转动在支撑座(201)的上部,所述支撑座(2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302),所述正反转电机(302)输出轴与转动轴(30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圆盘(303)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棘齿牙条(304),所述转动圆盘(303)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棘齿牙条(305),所述第一棘齿牙条(304)和第二棘齿牙条(305)关于转动圆盘(303)水平方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01)靠近转动圆盘(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306),所述固定圆盘(306)远离支撑座(2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柱(307),所述转动柱(307)靠近固定圆盘(306)的一侧开设有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踝泵主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307)内腔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08),所述第一固定板(308)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弹簧(309),所述第一往复弹簧(309)远离第一固定板(3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扣(310),所述第一弧形扣(310)远离第一往复弹簧(309)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柱(311),所述第一弧形扣(310)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柱(3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慧,李晓,石秀秀,秦江,胡冬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