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顶盖组件及电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72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芯顶盖组件及电芯组件,电芯顶盖组件包括:盖板,具有焊接孔以及连接孔;连接片组件,位于盖板的下侧且包括两个连接片;极柱组件;封堵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密封板和绝缘板,密封板与盖板连接,密封板和绝缘板通过连接柱和连接槽熔融连接;防爆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电芯组件装配时可直接通过焊接孔对全部的极耳与对应的连接片进行焊接,避免了连接片需要单独与极耳进行焊接固后才能够装配剩余部件的情况,使得盖板、连接片组件以及极柱组件能够提前进行预装配,防爆阀与封堵件也能够进行预装配,大大减少了电芯组件装配时的装配步骤,密封板和绝缘板通过槽与柱的形式熔融连接,提高密封板和绝缘板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电芯顶盖组件及电芯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已原来越广泛运用在各类电动工具及新能源交通工具中。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指标之一,动力电池不仅需要具有高容量,还应当具备较好的使用可靠性。盖板组件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动力电池起到引流及密封的作用。

2、目前,现有动力电池的电芯极耳主要通过连接片与对应的极柱相连接,电芯极耳与连接片的对应位置通过焊接连接,以保证其电流通过能力,动力电池制造时,需要将独立的电芯、连接片、极柱以及盖板等部件送至装配间,才能够将各部件依次进行装配,整个装配过程用较长步骤多,费时费力,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顶盖组件及电芯组件,以解决现有动力电池装配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顶盖组件,包括:盖板,具有焊接孔以及位于焊接孔两侧的连接孔;连接片组件,位于盖板的下侧且包括两个连接片,连接片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密封板的底面对应所述安装孔周缘向上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绝缘板的顶面一同形成所述安装位,所述绝缘板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对应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向下形成安全槽,所述安全槽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安装槽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具有所述注液孔,所述密封板底部沿着所述注液孔的周缘向下形成凸台,所述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密封板的底面对应所述安装孔周缘向上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绝缘板的顶面一同形成所述安装位,所述绝缘板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对应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向下形成安全槽,所述安全槽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安装槽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具有所述注液孔,所述密封板底部沿着所述注液孔的周缘向下形成凸台,所述绝缘板具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注液槽,所述注液槽对应所述注液孔的位置具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槽的位于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注液槽与所述凸台之间具有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跃盛杰王志宇尹海旭马永贵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