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为缓解地面空间紧张、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基础设施效能,城市轨道交通网线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和成熟。然而,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紧凑和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轨交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建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核心城区或特殊地质条件下,邻隧施工不仅需要快速高效以减少对轨交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还必须确保结构的长期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功能舒适性,这其中包含了对防水和减振性能的严格要求。
2、目前国内工程建设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方法施工基础底板,传统现浇底板尽管在整体性和操作性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以下缺陷:现浇底板需要在现场搭建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并等待养护,施工周期较长;现场条件复杂多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和开裂、渗漏等问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常规的现浇底板不考虑减振隔音设计,且混凝土本身的密度和刚性有助于振动传递而非吸收。
3、鉴于此,针对轨道交通周边的工程建设中存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结构和现浇底板结构,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预制底板垫层、第一防水层、预制底板结构层、预制底板减振层、第二防水层、预制底板构造层和周边竖向围合设置的封头模板,所述预制底板结构设置于工程桩和结构柱之间,并避让工程桩和结构柱布置;所述现浇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现浇底板垫层、现浇底板防水层、现浇底板结构层和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所述现浇底板结构设置于预制底板结构之间,覆盖工程桩上方和结构柱下方;通过现浇底板结构层主筋和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的受力连接,以及工程桩纵筋和结构柱主筋的锚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底板结构和现浇底板结构,所述预制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预制底板垫层、第一防水层、预制底板结构层、预制底板减振层、第二防水层、预制底板构造层和周边竖向围合设置的封头模板,所述预制底板结构设置于工程桩和结构柱之间,并避让工程桩和结构柱布置;所述现浇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现浇底板垫层、现浇底板防水层、现浇底板结构层和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所述现浇底板结构设置于预制底板结构之间,覆盖工程桩上方和结构柱下方;通过现浇底板结构层主筋和预制底板结构层预留主筋的受力连接,以及工程桩纵筋和结构柱主筋的锚入固定,并整体浇筑混凝土,使预制底板结构、现浇底板结构、工程桩和结构柱形成一体;在现浇底板减振填充层与预制底板构造层顶面由下至上满堂铺设粘结层和饰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一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空铺于垫层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结构层顶面形成围边封闭,所述预制底板结构的第二防水层采用防水涂料贴附于减振层之上,并在周边向上延伸至构造层顶面形成围边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和减振性能的预制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减振层包括水平满铺于预制底板结构层上的减振垫板以及紧贴封头模板内侧竖向敷设的围边减振垫,围边减振垫在角部转折延伸至减振垫板上方,两者相互搭接形成振动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铮,林巧,薛晨峰,单永华,周婉,黄炳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