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670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面板、护面、挡墙和镇脚,面板所在的面与竖向垂直面呈夹角倾斜设置,在面板的上端沿垂直方向设置挡墙,挡墙的一侧水平设置所述护面,且护面的上端面和挡墙的侧面之间垂直,挡墙的上端面开设长条形的凹槽部,镇脚水平设置在面板的下端,镇脚的前后两侧面与面板的前后侧面平齐,护面上端面的宽度不小于镇脚的厚度;在面板上开设若干个透水的孔洞,孔洞贯穿通过面板的板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提升护面结构的波浪承载及限制波浪爬坡具有显著的效果,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构建技术,使护面结构更易于安装、更灵活适应不同环境和工程需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降低了对生态护面结构的侵蚀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岸生态护面,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现有的护岸形式可划分为工程型护岸、景观型护岸和生态型护岸三种护岸类型,生态型护岸是指确定加固处理岸坡方案时不仅考虑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有效性和人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注意保存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和食物链的复杂性,积极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等提供栖息空间。现有的护面为了保证安全和耐久将护坡衬砌硬化,降低护面的排水性,隔断了水中的生物与陆域的接触,最终导致自然环境恶化。

2、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型生态护面,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护面排水性,保障护面的生态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护面全部衬砌硬化,降低护面的排水性,隔断了水中的生物与陆域的接触,导致自然环境恶化,而且不利于施工和后期维护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护面(2)、挡墙(4)和镇脚(6),所述面板(1)所在的面与竖向垂直面呈夹角倾斜设置,在面板(1)的上端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挡墙(4),挡墙(4)的一侧水平设置所述护面(2),且护面(2)的上端面和挡墙(4)的侧面之间垂直,挡墙(4)的上端面开设长条形的凹槽部(3),所述镇脚(6)水平设置在面板(1)的下端,且镇脚(6)的前后两侧面与面板(1)的前后侧面平齐,护面(2)上端面的宽度不小于镇脚(6)的厚度;在面板(1)上开设若干个用于透水的孔洞(5),所述孔洞(5)贯穿通过面板(1)的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护面(2)、挡墙(4)和镇脚(6),所述面板(1)所在的面与竖向垂直面呈夹角倾斜设置,在面板(1)的上端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挡墙(4),挡墙(4)的一侧水平设置所述护面(2),且护面(2)的上端面和挡墙(4)的侧面之间垂直,挡墙(4)的上端面开设长条形的凹槽部(3),所述镇脚(6)水平设置在面板(1)的下端,且镇脚(6)的前后两侧面与面板(1)的前后侧面平齐,护面(2)上端面的宽度不小于镇脚(6)的厚度;在面板(1)上开设若干个用于透水的孔洞(5),所述孔洞(5)贯穿通过面板(1)的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护面(2)、挡墙(4)和镇脚(6)的左右两侧均保持平齐,护面(2)和镇脚(6)之间水平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阶梯状开孔生态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3)为长方体的空腔结构,位于所述挡墙(4)的中部,凹槽部(3)沿所述挡墙(4)中轴线方向设置,并沿挡墙(4)上端面嵌入挡墙(4)的墙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丽汪峰宋国华徐超沈烨顾丽娜金相陈玉强王登婷束仲祎黄哲赖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