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597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人工生态系统包括第一级水体系统、第二级水陆系统以及第三级多样性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为:水域营造,营造围合水域;农作物种植,在水域内分块种植农作物;鱼道营造、鱼库营造、种子库营造,在水域的入水口附近营造种子库;果林营造,在水域四周的土堤上种植本土开花结果乔木;诱虫灯安装、水生生物投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可循环再生且具有高生产力的人工生态系统,帮助恢复或建成后的湿地构建起完整且稳定的食物链,解决湿地恢复或建成后生物多样性难以提升、提升后难以维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恢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湿地生态系统兼具丰富的水陆栖息地及生物资源,因此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庞大基因库和多样生境,对于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然而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规模城镇开发不断侵占与割裂湿地的土地与水域,造成了栖息地的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和破碎化,威胁了湿地生物的生存,导致了一系列生物的濒危或消失,从而严重破坏了湿地原有食物网的完整性,极大降低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恢复能力,最终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且难以恢复。

2、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在湿地恢复和湿地公园建设中多以湿地野生动物中的指示性类群——水鸟为切入点,通过直接营造鸟类栖息地,为其觅食、栖息和繁殖提供更多空间,从而达到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效果。很多湿地恢复或建设工程完成后,由于未能构建完整的食物网,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自我恢复能力弱,最终生物多样性提升效果有限,往往局限于一些常见水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水体系统、第二级水陆系统以及第三级多样性生态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人工生态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水域的土堤宽度为2.0m-3.0m,堤面高出水面0.5m-0.8m;所述种植区域水深为0.1m-0.2m。>

5.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水体系统、第二级水陆系统以及第三级多样性生态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人工生态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水域的土堤宽度为2.0m-3.0m,堤面高出水面0.5m-0.8m;所述种植区域水深为0.1m-0.2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道水深为0.2m-0.4m,鱼道宽度为0.2-0.4m,鱼库边缘放坡坡度为1:1,最深处水深为1.5m-2.5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建刘源志弘于冬梅邱衍庆梁健超胡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