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95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本体,所述处理池本体还包括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照射结构和往复结构,所述太阳能板铰接连接在处理池本体前后两侧,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处理池本体顶端,所述紫外线灯设置在滑轨下方,所述T形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内侧面,所述推动杆铰接连接在T形滑块左端,所述推动槽开设在推动杆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偏心轴在推动槽内滑动从而带动推动杆往复移动,推动杆带动T形滑块在滑轨内往复移动,T形滑块再带动紫外线灯往复移动,提升了照射面积,增强了氧化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升了夜晚时的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生物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手段,通过投放生物填料,使好氧菌种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现有的装置中无法在夜晚为好氧微生物供养,污水处理的效率低。

2、专利号为cn202111206464.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 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该专利技术的旋转管能够一边沿着直线运动一边转动,进而填料盒也一边沿着直线运动一边转动,如此,填料盒中的微生物能够对污水进行全方位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反应区容积利用率;另外,鼓风机通过输气软管、移动管、旋转管以及连接管将含氧气体导入填料盒中,保证了填料盒中微生物的活性,使得微生物能够对污水进行高效的氧化分解,该专利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不够节能,无法在夜晚节能的进行供氧的问题,因此,设计能够提升夜晚时的污水处理效率的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照射装置(2),所述照射装置(2)包括照射结构和往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23)与T形滑块(24)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27)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且该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处理池本体(1)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23)的下方设置有处理装置(3),所述处理装置(3)包括处理结构和活动结构,所述处理结构包括吸收盒(31)、输出轴(32)、往复丝杆(33),所述吸收盒(31)设置在紫外线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照射装置(2),所述照射装置(2)包括照射结构和往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23)与t形滑块(24)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27)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且该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处理池本体(1)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23)的下方设置有处理装置(3),所述处理装置(3)包括处理结构和活动结构,所述处理结构包括吸收盒(31)、输出轴(32)、往复丝杆(33),所述吸收盒(31)设置在紫外线灯(23)下方,所述输出轴(32)设置在处理池本体(1)右侧,所述往复丝杆(33)固定连接在处理池本体(1)内部左侧,所述活动装置包括空心柱(34)、连杆(35)、移动轴(36)、卡槽(37),所述空心柱(34)固定连接在输出轴(32)左端,所述卡槽(37)开设在空心柱(34)表面两侧,所述连杆(35)滑动连接在卡槽(37)内侧面,所述移动轴(36)固定连接在连杆(35)内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3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且该第二电机与处理池本体(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34)传动贯穿于处理池本体(1)右侧面,所述空心柱(34)与往复丝杆(33)表面两端套接,所述移动轴(36)与往复丝杆(33)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移动轴(36)与空心柱(3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吸收盒(31)与连杆(35)外侧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36)的表面设置有搅动装置(4),所述搅动装置(4)包括搅动结构和甩动结构,所述搅动结构包括搅动桨(41)、固定端板(42)、拉伸弹簧(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炳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华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