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81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7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管道铺设机构,所述车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滑块,所述车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变距电机,所述机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一,所述变距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机架的顶部接触,该装置通过设置变距机构,启动变距电机,通过输出端带动丝杆一转动,由于丝杆一与滑块螺纹连接,并且滑块是固定安装在车体底部的,因此能够带动机架横向移动,实现轮距的调整,能够根据田垄之间的间距进行相对应的调节,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农业机械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农业机器人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以机器视觉为主的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将会加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田垄进行语义分割,利用深度相机采集深度信息并建立田垄三维坐标,经显卡信息处理后传递信息给主控制器,然后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带动该装置正常使用。

2、种植时由于农作物种类的不同,导致田垄的间距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调整机器的轮距才能够避免机器在行走过程中压坏农作物,然而现有农业机器人的轮距为固定的,不能够对其进行调节,导致只能够对一种农作物进行使用,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传统农机不能够调整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顶部设置有管道铺设机构(2),所述车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滑块(11),所述车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机架(3),所述机架(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变距电机(31),所述机架(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一(32),所述变距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丝杆一(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32)与滑块(11)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1)的底部与机架(3)的顶部接触,所述机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3),所述连接架(3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避震架一(34),所述避震架一(3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悬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顶部设置有管道铺设机构(2),所述车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滑块(11),所述车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机架(3),所述机架(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变距电机(31),所述机架(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一(32),所述变距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丝杆一(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32)与滑块(11)螺纹连接,所述滑块(11)的底部与机架(3)的顶部接触,所述机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3),所述连接架(3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避震架一(34),所述避震架一(3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悬架连杆(35),所述悬架连杆(3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避震架二(36),所述避震架二(36)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距自适应农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铺设机构(2)包括若干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底部与车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轨(22),所述滑轨(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3),所述滑轨(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二(24),所述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与丝杆二(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二(2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座(25),所述移动座(25)的顶部相对应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座(26)和支架(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晶张怡和蒋伟祥詹昊吴嘉隆杨琦智吴蒙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