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冷却系统领域,特别涉及车用发动机中冷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
技术介绍
1、目前车用发动机中冷器散热管普遍采用光管紊流带和错齿紊流带。对于光管紊流带,散热管内阻小,但紊流效果差,导致热交换能力偏弱。对于错齿紊流带,散热管内阻大,紊流效果好,热交换能力较强,应用范围较广,但随着国六发动机马力增大,中冷器进气压力增大,中冷器压降随之增大,错齿紊流带中冷器压降有超标风险,且中冷器内阻大影响整车经济性。
2、国六发动机采用当量燃烧+egr+twc+闭式循环技术路线,导致国六发动机除增压空气外,曲轴箱废气和egr废气均为高温饱和湿空气,带有大量水气进入车辆中冷装置,会造成中冷器积水,中冷器均匀性不足也会导致中冷器积水。中冷器积水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喘振等故障,也会造成中冷器损坏,冬季涨裂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解决了传统中冷器存在的内阻大、热交换能力弱、承压能力差、易积水等问题。
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进气气室(1)、中冷器芯体(3)、出气气室(2);所述出气气室(2)底部设置有非闭式除水装置(4),所述中冷器芯体(3)包括反向主片(5)、侧板(6)、散热管(9)、散热带(7);多个所述散热管(9)和散热带(7)由上至下间隔排列设置,并与多个反向主片(5)和多个侧板(6)连接;所述散热管(9)内部设置有水波纹紊流带(8),所述水波纹紊流带(8)的上下壁分别与散热管(9)上下内壁连接,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波纹紊流带(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进气气室(1)、中冷器芯体(3)、出气气室(2);所述出气气室(2)底部设置有非闭式除水装置(4),所述中冷器芯体(3)包括反向主片(5)、侧板(6)、散热管(9)、散热带(7);多个所述散热管(9)和散热带(7)由上至下间隔排列设置,并与多个反向主片(5)和多个侧板(6)连接;所述散热管(9)内部设置有水波纹紊流带(8),所述水波纹紊流带(8)的上下壁分别与散热管(9)上下内壁连接,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波纹紊流带(8)采用板材冲压成型,其横向为梯形波且波距为4.1-5.8mm,其纵向为正弦波且波距为6-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7)采用板材折叠且呈波纹结构,其波峰和波谷分别与相邻两个散热管(9)外壁钎焊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波密非闭式车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气室(1)上部设置有进气口,其侧壁设置有出气扩口,其下部采用变截面结构,越向下内径越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波密非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博,冶金鑫,蔡勋勋,李鹏,邱明安,霍乐乐,樊于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