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549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5
本技术涉及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内锥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分别开设有与内锥套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锥套的锥底与上夹板的底面相抵,且锥顶向下插入第二通孔内,且锥面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式连接。内锥套的锥底受上夹板底面挤压,从而使内锥套的锥顶始终向下夹板的方向移动,同时锥顶插入第二通孔,且锥面与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相抵,进而产生摩擦,进而通过摩擦力和挤压力对内锥套进行固定,且因对内锥套的锥底进行挤压,内锥套的锥底面为受力面积最大的一面,有效降低了内锥套因受挤压而产生的结构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锚索锁具,具体涉及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回采巷道是具备采煤功能的回采工作面,回采巷道还具有运输、轨道、回风顺槽以及开切眼的功能,在现代化煤矿井下普遍采用锚索锁具支护技术,即在巷道顶部安装许多锚索锁具,一般在一米的距离安装一个;

2、锚索锁具由外部连接钢托板、锁具外套、内锥套组成,加压击打内锥套即可使之牢固,多个锚索锁具组合成完整的巷道支护链,这种支护方式施工较为容易,不会缩小巷道断面面积,较牢固,且锚索锁具能够拆卸反复使用,提高经济实用性。

3、然而内锥套在安装后,由于采用加压击打的强制方式使其牢固,容易致使内锥套产生结构性损伤,在多次重复使用时将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以解决内锥套在安装后,由于采用加压击打的强制方式使其牢固,容易致使内锥套产生结构性损伤,在多次重复使用时将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包括用于夹持锚索的内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夹板(1)和下夹板(2),所述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上分别开设有与内锥套连通的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所述内锥套的锥底与上夹板(1)的底面相抵,且锥顶向下插入第二通孔(201)内,且锥面与第二通孔(201)的内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第二固定板(302)和若干个限位板(303),若干个所述限位板(303)分别安装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外壁且沿圆周方向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包括用于夹持锚索的内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夹板(1)和下夹板(2),所述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上分别开设有与内锥套连通的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所述内锥套的锥底与上夹板(1)的底面相抵,且锥顶向下插入第二通孔(201)内,且锥面与第二通孔(201)的内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第二固定板(302)和若干个限位板(303),若干个所述限位板(303)分别安装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外壁且沿圆周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和第二固定板(30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穿插槽(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和第二固定板(302)相对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上夹板(1)和下夹板(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设置于第一固定板(301)和第二固定板(302)远离转动连接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301)和第二固定板(302)通过连接组件(4)可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回采巷道的退锚锁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插块(401),两个所述插块(401)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板(301)和第二固定板(302)的端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成柏仁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煤华荣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太平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