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43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涉及双馈发电机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针对磁轭单元中的叠片工艺进行改进,与常规叠片工艺有所不同的在于采用一体叠片结合自动限位的运行方式,其本质是:针对垒叠后的硅钢片本体的外缘边以及沿水平方向的错位偏差,具体是利用侧向滚轮对硅钢片本体实现夹持、定位、尺寸检测三个目的,对应为直接码料阶段,并配合硅钢片本体中的槽口所设置的插销杆,在利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错位检测,对应在下移定向阶段,整体过程中摒弃逐一叠片定位方式而简化整体操作过程,并减少每个硅钢片相互关联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降低叠片工艺中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馈发电机生产,具体涉及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


技术介绍

1、针对双馈发电机中磁轭单元的生产过程来说,其本质是将多个硅钢片进行依次叠加,且磁轭单元的叠片质量是影响电机整体运行效率的关键参数,具体表现为:常见转子中的磁轭单元是由多片硅钢片组合形成,转子所形成的磁场线与多个硅钢片共同决定,继而当局部位置中的硅钢片出现错位、位移偏离、形变偏离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转轴旋转时的相对轴线以及转子的磁场中心线。

2、常规的叠片工艺多采用程序自动控制方式,若采用逐一垒叠的方式,因为常规磁轭单元中的硅钢片数量较多,从而逐一垒叠方式中的耗时较长,并且还需要逐一进行叠片定位,从而可以理解的是:整体过程较为繁琐,并且每个硅钢片的相对位置相互关联影响,而进一步增加了叠片定位时的工艺难度,对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针对双馈发电机中磁轭单元的叠片工艺中,常规方案中具体采用逐一垒叠这一方式,其具体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由提升组件、底托组件和控制总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组件包括底托台(3)和旋转座(2),所述底托台(3)上放置有硅钢片本体(9),所述旋转座(2)上表面位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动推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台(3)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0),所述旋转座(2)通过伺服电机(10)与底托台(3)之间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本体(9)沿竖直方向依次垒叠,且硅钢片本...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由提升组件、底托组件和控制总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组件包括底托台(3)和旋转座(2),所述底托台(3)上放置有硅钢片本体(9),所述旋转座(2)上表面位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动推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台(3)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0),所述旋转座(2)通过伺服电机(10)与底托台(3)之间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本体(9)沿竖直方向依次垒叠,且硅钢片本体(9)直径与底托台(3)上端部分的外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气动推杆(7)沿旋转座(2)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馈发电机转子的磁轭单元多相限位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第一气动推杆(7)的传动杆末端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华永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