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轮毂铸造快速冷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537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4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轮毂铸造快速冷却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周侧设有环形水盘,所述上模的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风圈,所述第一环形风圈一侧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上模上设有多个第一冷却槽,所述上模顶面上设有多个第一风管,所述下模底面设有第二冷却槽,所述第二冷却槽内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下模底面上设有多个第三冷却槽,所述第三冷却槽内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下模底面上对应于轮辋成型处设有多个第四冷却槽,所述第四冷却槽内设有第三出水管。本技术具有可对模具的冷却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使得冷却效果更加稳定,且可以对冷却温度进行更加简单方便的控制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轮毂铸造快速冷却模具,属于轮毂铸造。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轮辋铸造模具大多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现有的风冷却方式采用冷风直接吹模具表面,无法有效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定点冷却较难和无法回收再次利用,对模具局部不需要冷却部位相互干扰,质量不良率高;而现有的水冷却方式的模具制作均是以焊接为主,由于焊接的材料与模材不相同,在高温的情况下通水冷却生产,焊缝很易即会破裂,产生漏水现象,无法生产,同时直接使用水对模具进行冷却,会造成过于冷却,水量不好控制,对模具温度控制不理想,造成模具的变形,寿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且现有的水冷却结构是焊接在模具上,无法到达内部对高温受热部局部针对性深入冷却。

2、在公开号为cn102133617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铝轮圈铸造模具。其具有一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高温受热部位内部设有冷却通道结构,且该冷却通道结构的入口与一用于供给水雾的水气混合装置连接;上述冷却通道结构的出口与一回收循环装置连接。

3、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单独使用压缩空气冷却效果欠缺,单独使用水为介质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轮毂铸造快速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上中心毂和轮辐成型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供冷却水流动的环形水盘(3),所述上模(1)的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侧壁外围设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第一环形风圈(4),所述第一环形风圈(4)朝向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的一侧设有多个出风口(41),所述上模(1)的轮辋与轮辐结合部成型处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冷却槽(11),所述上模(1)顶面上设有多个延伸至第一冷却槽(11)内的第一风管(51),所述下模(2)底面对应于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的分流锥上设有第二冷却槽(21),所述第二冷却槽(21)内设有第一出水管(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轮毂铸造快速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上中心毂和轮辐成型处的顶面上设有用于供冷却水流动的环形水盘(3),所述上模(1)的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侧壁外围设有用于供空气流动的第一环形风圈(4),所述第一环形风圈(4)朝向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的一侧设有多个出风口(41),所述上模(1)的轮辋与轮辐结合部成型处的顶面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冷却槽(11),所述上模(1)顶面上设有多个延伸至第一冷却槽(11)内的第一风管(51),所述下模(2)底面对应于轮毂中心冒口成型处的分流锥上设有第二冷却槽(21),所述第二冷却槽(21)内设有第一出水管(61),所述下模(2)的下模芯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三冷却槽(22),所述第三冷却槽(22)内设有第二出水管(62),所述下模(2)的轮辋与轮辐结合部成型处的底面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四冷却槽(23),所述第四冷却槽(23)内设有第三出水管(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毂铸造快速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盘(3)顶面上设有环形水槽(31),所述环形水槽(31)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环形水槽的盖板(32),所述环形水槽(31)内设有连接环形水槽(31)两侧壁的挡块(311),所述盖板(32)上设有分别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寅徐惠寒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今飞摩托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