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具体为一种自循环液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1、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冷散热器,是一种利用高比热容的液体作为传输介质进行散热的系统,该系统通过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循环流动,将两种流体分别通过板之间的通道来传递热量,实现热量交换。
2、现有的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在使用时,由于散热片内的液体流动通道设置为直线形状,使得散热片内液体在经过时,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会导致液体与散热片之间的热交换时间不足,部分热量未能被充分吸收并带走,尤其是在要高散热性能的场合,直线型流道可能无法满足散热需求,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3、且现有的散热片大多一体成型设置,这种结构紧凑、坚固耐用的设计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清洗维护带来了难题,当使用时间较长后,冷却液在流动过程中会携带杂质和沉积物,这些物质在换热片内部逐渐积累,因此需要定期对散热片进行清洗维护,一体成型的散热片由于结构上的整体性,导致清洗工具无法有效触及到通道内部,导致清洗时可能会出现遗漏,影响了散热片的清洗效率。
4、故而提出了一种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之间设置有液冷散热片本体(2),所述液冷散热片本体(2)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所述液冷散热片本体(2)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循环冷却机构、插接滑动机构以及密封限位机构,所述插接滑动机构以及密封限位机构位于循环冷却机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机构还包括导向凸条(303),所述导向凸条(303)等距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片(301)和第二安装片(302)两侧,所述第一安装片(301)和第二安装片(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之间设置有液冷散热片本体(2),所述液冷散热片本体(2)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所述液冷散热片本体(2)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循环冷却机构、插接滑动机构以及密封限位机构,所述插接滑动机构以及密封限位机构位于循环冷却机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机构还包括导向凸条(303),所述导向凸条(303)等距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片(301)和第二安装片(302)两侧,所述第一安装片(301)和第二安装片(302)均与液冷散热片本体(2)相插接,所述第一安装片(301)和第二安装片(302)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冷却液流道(304),所述第一安装片(301)靠近第二安装片(302)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05),所述定位块(305)与第二安装片(302)相插接,所述冷却液流道(304)设置为蛇曲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滑动机构包括插筒(401),所述插筒(401)对称插接于液冷散热片本体(2),所述插筒(401)远离液冷散热片本体(2)的一端贯穿滑动连接有拉柱(402),所述拉柱(402)与插筒(40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403),所述插筒(401)外表面对称滑动连接有固定插块(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循环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块(404)相对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5),所述连接杆(405)远离固定插块(404)的一端与拉柱(402)转动连接,所述液冷散热片本体(2)靠近插筒(401)一侧开设有滑动道(406),所述滑动道(406)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407),所述滑动柱(407)与插筒(40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道(406)内开设有插槽(408),所述插槽(408)与固定插块(404)相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超,何子江,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岚瑞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