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孪生的,涉及物理设备与虚拟模型之间的数据同步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末端 ,具有地域分布广、电网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网络连接多样、运行方式多变等特点,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用电需求的增长,配电网不断地改造和扩建,其规模也不断的扩大,配电网的规模达到数千条馈线,每条馈线下连接的设备数量更是呈现几何级的增长模式。因此基于此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数字孪生数据同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故而有必要对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进行深入研究,寻找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的数据同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数字孪生数据同步不及时,数据同步过程不够安全的问题。利用边缘计算和数据的分类处理以确保数据既安全又高效的传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的系统,用于实现待同步数据在边缘计算设备的物理设备数据库与数字孪生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的系统,用于实现待同步数据在边缘计算设备的物理设备数据库与数字孪生模型的数字孪生数据库之间的同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设置有数据分类模块,并在物理设备数据库与数字孪生数据库之间建立四个并行传输数据的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子系统,包括沿着数据传输方向顺序布置的第一加密模块、第一数据输出模块、第一接收模块以及第一数据解密模块;第一加密模块用于第一类数据的ECC加密处理;第一数据输出模块,用于将ECC加密处理后的第一类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的系统,用于实现待同步数据在边缘计算设备的物理设备数据库与数字孪生模型的数字孪生数据库之间的同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设置有数据分类模块,并在物理设备数据库与数字孪生数据库之间建立四个并行传输数据的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子系统,包括沿着数据传输方向顺序布置的第一加密模块、第一数据输出模块、第一接收模块以及第一数据解密模块;第一加密模块用于第一类数据的ecc加密处理;第一数据输出模块,用于将ecc加密处理后的第一类数据经由滑动窗口技术传输到数字孪生模型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输出模块传输到数字孪生模型的数据,第一数据解密模块,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数据解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数据输出模块通过预先设定遥信数据的每个开关合分遥信地址,并通过直接获取开关合分字段地址的方式,在数据同步过程中仅同步内存中的一个合分结果字段,并在物理设备数据库与数字孪生数据库之间通过握手来确认数据同步是否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包括三个数据库,对应为第一至第三数字孪生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的数字孪生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辉,沙吉坤,岳东,陈龙骧,仲一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