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掏槽孔的施工方法及爆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472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掏槽孔的施工方法及爆破方法,布孔结构包含一级掏槽孔、二级掏槽孔和三级掏槽孔,一级掏槽孔、二级掏槽孔和三级掏槽孔均沿竖向分布,一级掏槽孔、二级掏槽孔和三级掏槽孔均为斜眼楔形掏槽,一级掏槽孔和三级掏槽孔的数量均少于二级掏槽孔的数量;一级掏槽孔的布设位置位于所述二级掏槽孔的布设位置的下部,一级掏槽孔和二级掏槽孔在布置高度上有重合部分,三级掏槽孔的布设位置位于二级掏槽孔的布设位置的上部,二级掏槽孔和三级掏槽孔在布置高度上有重合部分。本结构有效减少爆破所需的炸药量和炮孔数量,利于加快隧道的掘进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爆破,特别是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掏槽孔的施工方法及爆破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大断面(断面面积160m2及以上)隧道掘进工程实践中,气腿式凿岩机因其施工便利性和成本效益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手段亦显露出一定局限性。具体而言,钻孔作业需紧密依附于掌子面,因台架的原因在中心区域留下未钻孔地带,阻碍了理想楔形掏槽孔的全面部署。这一状况导致掏槽孔的孔口与孔底间距增大,爆破时槽腔内部岩石无法完全抛掷,进而降低了炮孔的利用效率,削弱了爆破的效能,尤其在追求高单循环进尺的大断面隧道掘进过程中,此问题尤为突出。尤其在中硬岩体的爆破场景下,合理的掏槽方法对于岩体成腔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优化掌子面上辅助孔及周边孔的爆破表现,还能显著提升爆破的整体效果。然而,现行的掏槽方法普遍存在爆破自由面不足的缺陷,导致炮孔起爆不充分,难以达成预期的掘进进尺。

2、因此,研发一种高效掏槽方法以优化岩体破碎过程,加速掘进速度,已成为岩体掘进爆破工程亟待攻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α、β和γ的范围均为60°-80°,α表示所述一级掏槽孔(11)与上台阶掌子面(1)的夹角,β表示所述二级掏槽孔(12)与上台阶掌子面(1)的夹角,γ表示所述三级掏槽孔(13)与上台阶掌子面(1)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α<β<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掏槽孔(11)的深度小于所述二级掏槽孔(12)的深度,所述二级掏槽孔(12)的深度小于所述三级掏槽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α、β和γ的范围均为60°-80°,α表示所述一级掏槽孔(11)与上台阶掌子面(1)的夹角,β表示所述二级掏槽孔(12)与上台阶掌子面(1)的夹角,γ表示所述三级掏槽孔(13)与上台阶掌子面(1)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α<β<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掏槽孔(11)的深度小于所述二级掏槽孔(12)的深度,所述二级掏槽孔(12)的深度小于所述三级掏槽孔(13)深度,所有所述一级掏槽孔(11)的孔底位于同一平面但不相交,所有所述二级掏槽孔(12)的孔底位于同一平面但不相交,所有所述三级掏槽孔(13)的孔底位于同一平面但不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的爆破布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成驰覃献军熊小军黄朝喜李亮李庆昌雷在政李修贤闭聪黄雨莎杨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