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串晶结构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414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串晶结构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己内酯、盐酸多巴胺溶液和抗菌剂;其中,所述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为沿纳米纤维直径方向螺旋错落排列的串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聚己内酯的稀溶液对纺丝膜进行自诱导结晶,并利用吸附作用对结晶后的膜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不仅使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亲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还提高了其抗菌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串晶结构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具有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领域的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串晶结构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是一种半结晶型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较小,且其在体内可以缓慢降解,其降解速度可以通过调整分子量等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到目前为止,聚己内酯已经被广泛的用于药物缓释载体、组织工程支架、骨移植替代物、以及其他组织工程应用领域。关于聚己内酯的生物相容性和其在体内外的降解性、毒性,已有大量研究。由于pcl是一种柔性的、类似于橡胶的柔软和弹性的材料,适用于组织修复薄膜及其它伤口的治疗,多种以聚己内酯为原料的医疗器械和药物缓释材料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2、但是聚己内酯本身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疏水性强,pcl材料的疏水性较强,导致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性差,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和组织再生;细胞黏附性差,由于缺乏生物活性,pcl纤维膜难以有效支持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抗菌性能不足,在某些应用中,特别是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串晶结构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己内酯、盐酸多巴胺溶液和抗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晶结构的片晶尺寸为10nm~700nm;优选地,所述串晶结构的周期距离为20nm~2000nm;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原料还可以包括纳米氧化镁。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纺丝溶液中所述聚己内酯的浓度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串晶结构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己内酯、盐酸多巴胺溶液和抗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晶结构的片晶尺寸为10nm~700nm;优选地,所述串晶结构的周期距离为20nm~2000nm;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原料还可以包括纳米氧化镁。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纺丝溶液中所述聚己内酯的浓度为10~20%w/v;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纺丝溶液中所述纳米氧化镁的浓度为0~5%w/v;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六氟异丙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氯仿、乙酸、乙醇、三氟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10~20kv;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静电纺丝的接收距离10~20cm;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液推进速度1~2ml/h;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静电纺丝的收集器转速:100~2000rpm/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碧尹成贤谢妍林俊华张晓森郭昌盛于晖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