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损及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392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损和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特征是测试杯底部设置有排油口,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溢油口、温度测试头和信号测试头;进样装置包括插有导油管的烧杯、进样三通、油泵和排气控制阀,其中进样三通的三端分别经油泵接进油口、接插入烧杯的导油管、接设有排气控制阀的管道;增设了设有溢油传感器和溢油控制阀的导油管,该导油管的末端接排油三通的一端,排油三通的另一端经设有排油控制阀的导油管接测试杯的排油口,排油三通的第三端作为出油口;CPU输入端分别接溢油传感器和经信号处理模块接信号测试头,输出端分别接排气控制阀、排油控制阀、溢油控制阀和油泵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测试过程全自动化,测量准确,测试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介损及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属于电测量仪器
 
技术介绍
充油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是供电部门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变压器油的绝缘性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水分,杂质,微生物,油老化等,为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即时检测其各项相关指标。在油的老化产物甚微,用化学方法尚不能察觉时,介质损耗因数及体积电阻率就已明显的分辨出来。因此,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定是油质分析检验监督的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意义。如何确知变压器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国内外数字分析有许多方法,如过零电压比较法、过零时差比较法、谐波分析法、异频电源法等,各种方法间由于原理、评价方法不同,对同一绝缘油的测定结果并不相同。谐波分析法和异频电源法简便,易用,测定准确,国内已有采用,但都是手工操作,需重复手工取样,手工清洗测试杯,过程繁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测量准确、测试效率高的介损和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其
技术实现思路
为: 一种介损和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测试杯、进样装置、排油装置、CPU和信号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损和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测试杯、进样装置、排油装置、CPU和信号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测试杯采用密封的测试杯,底部设置有排油口(2),顶部设置有进油口(3)、溢油口(4)、温度测试头(5)和信号测试头(6);进样装置包括插有导油管(7)的烧杯(8)、进样三通(9)、油泵(10)和排气控制阀(11),其中进样三通(9)的一端经油泵(10)接测试杯的进油口(3),另一端接插入烧杯(8)的导油管(7),第三端接设有排气控制阀(11)的管道(23);增设了设有溢油传感器(12)和溢油控制阀(13)的导油管(7),该导油管(7)的末端接排油三通(14)的一端,排油三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损和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测试杯、进样装置、排油装置、CPU和信号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测试杯采用密封的测试杯,底部设置有排油口(2),顶部设置有进油口(3)、溢油口(4)、温度测试头(5)和信号测试头(6);进样装置包括插有导油管(7)的烧杯(8)、进样三通(9)、油泵(10)和排气控制阀(11),其中进样三通(9)的一端经油泵(10)接测试杯的进油口(3),另一端接插入烧杯(8)的导油管(7),第三端接设有排气控制阀(11)的管道(23);增设了设有溢油传感器(12)和溢油控制阀(13)的导油管(7),该导油管(7)的末端接排油三通(14)的一端,排油三通(14)的另一端经设有排油控制阀(22)的导油管(7)接测试杯的排油口(2),排油三通(14)的第三端作为出油口(15);CPU的输入端分别接溢油传感器(12)和经信号处理模块接信号测试头(6),输出端分别接控制排气控制阀(11)、排油控制阀(22)、溢油控制阀(13)和油泵(10)的继电器K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损和体积电阻率全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杯的定位环(18)密封安装在外电极(17)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海成张广震姚镇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惠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