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热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梯度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作为特殊不锈钢的一类,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具备良好的强度-韧性搭配,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及高抗蠕变性和疲劳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能源化工等领域高性能零部件和设备的制造,充分理解氮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作用,尤其是变形机理随氮含量的演变规律,是设计和开发高性能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前提。
2、先前报道中研究氮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影响常以两种或几种不同氮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为对象,氮浓度跨度较大且不连续,尤其无法保证不同基材之间晶粒度及其它合金元素含量的一致性,导致评价氮含量带来的影响时获得数据有限且不具备准确性和系统性。同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固溶渗氮方法得到含氮奥氏体不锈钢,但现有固溶渗氮处理后材料的晶粒尺寸偏大,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晶粒,其内部仍存在不可忽略的沿深度方向氮浓度的差异,这为后续变形机理的表征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严重影响了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具有连续氮浓度变化且晶粒细小、可控的奥氏体不锈钢,以更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次固溶渗氮处理的温度为1050~1200℃,一次固溶渗氮处理的时间为0.5~5h,一次固溶渗氮处理时的氮分压为0.1~3ba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大塑性冷变形的应变为50~90%,大塑性冷变形的温度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二次短时固溶渗氮处理的温度为950~1100℃,二次短时固溶渗氮处理的时间为2~20min,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次固溶渗氮处理的温度为1050~1200℃,一次固溶渗氮处理的时间为0.5~5h,一次固溶渗氮处理时的氮分压为0.1~3ba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大塑性冷变形的应变为50~90%,大塑性冷变形的温度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二次短时固溶渗氮处理的温度为950~1100℃,二次短时固溶渗氮处理的时间为2~20min,二次短时固溶渗氮处理时的氮分压为0.1~3bar。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袁尚婧,丁林海,赵起菲,卞杰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