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一峰专利>正文

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315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包括:热水管,其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通道;第一加热元件,其包覆于该热水管外;分流柱,其沿该热水管长度方向设置于该通道内;分流柱固定架,其用于将该分流柱固定于该通道的中心位置,并构成为不阻断该通道的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均匀充分对待加热水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发热元件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损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加热型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加热型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与保温式热水产生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不需要热水时,其无需消耗电能来对热水继续保温;而当需要热水时,其可以在短短的数秒钟内(3-10秒)产生所设定的温度的热水。图1A及图1B示出了传统的电加热型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包括内部形成通道3的热水管1和包覆在热水管外的发热元件2。工作时,待加热的水从热水管1的一端输入,流经热水管的通道并受发热元件加热,最后从热水管另一端输出。然而,此类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缺点在于,其工作时所需电力非常庞大,通常需要超过10000瓦功率,而导致需要重新配置电源电线。这使得使用该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非常不方便,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意愿。另外,传统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产生的水量较小,且热水温度不高或加热不均匀,而无法正常使用。传统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上述问题使得其无法进入实用阶段,当然也就无法为使用者所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发热元件热效率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可以均匀充分对待加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发热元件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损耗。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包括:热水管,其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通道,以供待加热的水流通;第一加热元件,其包覆于该热水管外;分流柱,其沿该热水管长度方向设置于该通道内;分流柱固定架,其用于将该分流柱固定于该通道的中心位置,并构成为不阻断该通道的形式。该第一发热元件可以是半导体发热电阻薄膜,其通过第一导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受该外部电源供电。该分流柱固定架可以呈十字架形状、三叉戟形状或者其他适当形状。该热水管可以由玻璃或陶瓷制成,或者由金属制成并在其外表面上涂覆绝缘涂层;而该分流柱和分流柱固定架可以由塑料、玻璃、陶瓷或金属制成。该热水管和该分流柱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矩形或者椭圆形。另外,该分流柱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可以形成空腔,该空腔内壁附着有第二加热元件。该第二发热元件可以是半导体发热电阻薄膜,其通过第二导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受该外部电源供电。此时,该分流柱可以由塑料、玻璃或陶瓷制成,或者由金属制成并在其外表面上涂覆绝缘涂层。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可均匀充分对待加热水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发热元件-->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损耗。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其中:图1A是传统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俯视图;图2A是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B和图2C分别是图2A所示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和俯视图;图3A是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B和图3C分别是图3A所示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和俯视图;图4A是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B和图4C分别是图4A所示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和俯视图;图5A是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以及图5B是图5A所示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A-图2C示出了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其包括:热水管21,其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通道23,以供待加热的水流通;加热元件22,例如,半导体发热电阻薄膜,其包覆于热水管21外;分流柱24,其沿热水管21长度方向设置于该通道23内;以及分流柱固定架25,其用于将分流柱25固定于该通道23的中心位置。该加热元件可经由导电极23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由外部电源向其供电。该分流柱固定架25形成为十字架形式,如图3所示,以免阻断通道23。该分流柱固定架25也可以形成为三叉戟或者其他适当的形式,只要其不阻断该通道即可。由于分流柱的分流作用,进入热水管的待加热的水将沿着通道内壁流动,从而可以更加均匀、高效地受发热元件加热。由此,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热效率得以大幅提高。该热水管可以由玻璃、陶瓷制成,或者由金属制成并在其外表面上涂覆绝缘涂层;而该分流柱和分流柱固定架可以由塑料、玻璃、陶瓷、金属等材料制成。图3A-图3C示出了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其包括热水管31、热水管内的通道33、加热元件32、分流柱34、分流柱固定架35以及导电极36,这些元件及其相互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类似。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流柱34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空腔37,该空腔37内壁附着有加热元件38,例如,半导体发热电阻薄膜。该加热元件38可以经由设置于空腔37内的导电极39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由外部电源向其供电。由于分流柱的分流作用,进入热水管的待加热的水将沿着通道内壁,从而可以更加均匀、高效地受加热管外和分流柱内的发热元件加热。由此,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热效率得以大幅提高。该热水管可以由玻璃、陶瓷制成,或者由金属制成并在其外表面上涂覆绝缘涂层;而该分流柱可以由塑料、玻璃、陶瓷等材料制成,或者由金属制成并在其外表面上涂覆绝缘-->涂层。如图2C和图3C所示,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热水管和分流柱的横截面呈圆形,但也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图4A-图4C示出了示出了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热水管41和分流柱44的横截面呈矩形,除此之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元件及其相互关系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类似。虽然,图4B示出分流柱44内部形成空腔并装设有加热元件,但是其也可以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类似,形成无内部空腔的实体。图5A和图5B示出了示出了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其中热水管5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除此之外,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元件及其相互关系与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类似。为简化起见,图5A和图5B中未示出分流柱,该分流柱的横截面也相应地呈椭圆形。在本技术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的基础上,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电力控制装置、水量控制装置等就可以实现产生所需水量和温度的热水,并可以提高该热水产生装置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尽管参照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管,其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通道,以供待加热的水流通;第一加热元件,其包覆于该热水管外;分流柱,其沿该热水管长度方向设置于该通道内;分流柱固定架,其用于将该分流柱固定于该通道的中心位置,并构成为不阻断该通道的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管,其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通道,以供待加热的水流通;第一加热元件,其包覆于该热水管外;分流柱,其沿该热水管长度方向设置于该通道内;分流柱固定架,其用于将该分流柱固定于该通道的中心位置,并构成为不阻断该通道的形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热元件为半导体发热电阻薄膜,其通过第一导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受该外部电源供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流柱固定架呈十字架形状或三叉戟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水管由玻璃或陶瓷制成,或者由金属制成并在其外表面上涂覆绝缘涂层;该分流柱和分流柱固定架由塑料、玻璃、陶瓷或金属制成。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即热式热水产生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林一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