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59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37
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内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成形有风道和扇叶容置腔,所述扇叶容置腔内安装有驱风扇叶组,所述驱风扇叶组出风端朝向所述风道设置,所述风扇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进风孔,所述驱风扇叶组为离心扇叶组,所述风扇壳体对应离心扇叶组前后两侧进风端均设置有连通风扇壳体内外的进风孔,本技术,应用离心扇叶组实现增压驱风,在用于容置离心扇叶组的扇叶容置腔周围各方位均设置有连通扇叶容置腔内外的进风孔,实现过剩满足离心扇叶组的进风量需求,从而使得离心扇叶组不会因为供风量不足而产生更大的噪音,实现静音工作和高速吹风的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扇,具体为一种静音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1、在夏天外出或户外活动时,天气较为炎热,且会存在没有空调的情形,为了方便随时纳凉,便携式风扇应运而生,且由于其方便携带且可以随时使用而广受欢迎。

2、目前便携式风扇大多为手持风扇、挂脖风扇、口袋风扇、腰带风扇等等,这类风扇大多都是在扇叶组件外部罩设镂空网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镂空网罩筋条较为薄弱,在受到较大力度的撞击时会存在断裂的现像,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需要特别禁止儿童使用。

3、为了克服以上便携式风扇存在的缺陷,也有部份风扇把扇叶组隐藏在壳体内部,通过无叶的方式向外送风,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无叶风扇大多存在风力弱,且噪音大的缺陷,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感,也因而导致实际入市的便携式无叶风扇少之又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无叶风扇,通过优化风道结构,使得无叶风扇实现高速吹风和静音工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包括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内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成形有风道(45)和扇叶容置腔,所述扇叶容置腔内安装有驱风扇叶组(3),所述驱风扇叶组(3)出风端朝向所述风道(45)设置,所述风扇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1)和进风孔,所述驱风扇叶组(3)引导位于进风孔处的空气流入风道(45)后加速从第一出风口(21)向外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风扇叶组(3)为离心扇叶组,所述风扇壳体对应离心扇叶组前后两侧进风端均设置有连通风扇壳体内外的进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包括前盖板(1)、前壳(2)、后壳(6)、后盖板(7)和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内形成容腔,所述容腔内成形有风道(45)和扇叶容置腔,所述扇叶容置腔内安装有驱风扇叶组(3),所述驱风扇叶组(3)出风端朝向所述风道(45)设置,所述风扇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1)和进风孔,所述驱风扇叶组(3)引导位于进风孔处的空气流入风道(45)后加速从第一出风口(21)向外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风扇叶组(3)为离心扇叶组,所述风扇壳体对应离心扇叶组前后两侧进风端均设置有连通风扇壳体内外的进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包括前盖板(1)、前壳(2)、后壳(6)、后盖板(7)和底部盖板(9),所述前壳(2)、后壳(6)和底部盖板(9)相互围合形成所述容腔,所述前盖板(1)盖装于前壳(2)前侧,所述后盖板(7)盖装于后壳后侧,所述前壳(2)对应离心扇叶组前侧进风端位置处开设有前侧进风孔(22),所述后壳(6)对应离心扇叶组后侧进风端位置处开设有后侧进风孔(63),所述前盖板(1)架设于前壳(2)前侧,与前壳之间形成透风缝(23),所述透风缝(23)连通扇叶容置腔和风扇壳体外部,所述后盖板(7)对应后侧进风孔(63)位置处设置有进风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和后壳(6)左右两侧对应扇叶容置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侧进风孔(61)和右侧进风孔(62),所述底部盖板(9)上设置有底部进风孔(91),所述左侧进风孔(61)、右侧进风孔(62)和底部进风孔(91)均与扇叶容置腔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内设置有导风件(4),所述风道(45)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斯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