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孔透明经编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44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细孔透明经编布,其由前后两排纱构成,其特征在于:其前排纱由多列线圈纵行构成,线圈纵行由延展线和延展线上的线圈构成;后排纱由多行三针纬线构成,三针纬线水平横跨三针连接在相邻的线圈纵行的各线圈之间,交叉纵向圈柱,显示在相邻的线圈纵行之间的间隙内。该经编布可保证透气性,并具有半透明、稳定的编链结构,透明、细密而稳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编布,尤其是应用于防蚊虫、装饰、过滤等方面的具有细孔、透明结构的经编布。
技术介绍
原有的此类产品性能较单一,克重偏大,像防蚊虫的一般采用对称布孔形式,对一些数量巨大的小蚊虫其防虫效果不好,布孔变小或采用平布会显得厚重,并遮住光线;使用非织造产品,时间久了会产生变形。用于装饰、过滤的产品也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孔透明经编布,使其既透气又细密透光,并具有良好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孔透明经编布,其为高针密织物结构,由前后两排纱构成,其前排纱由多列线圈纵行构成,线圈纵行由延展线和延展线上的线圈构成;后排纱由多行三针纬线构成,三针纬线水平横跨三针连接在相邻的线圈纵行的各线圈之间,交叉纵向圈柱,显示在相邻的线圈纵行之间的间隙内。上述的前排线圈的高度坯布状态为70圈/英寸。上述的线圈、延展线和三针纬线的粗细度均为20旦。本技术的经编布,采用优质的单孔丝中较细的20旦聚酯纤维,用两排纱在高机号的特利科经编机上编织,每幅每排均按设定的运动轨迹以反向闭口垫纱的方式进行经编,机织成高针密织物结构的细致紧密的经编布。该经编布的上下排横向连接线呈水平间隔3针交叉纵向圈柱,可保证透气性,并具有半透明、稳定的编链结构,使得经编布透明、细密而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排纱形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排纱形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经编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细孔透明经编布,其为高针密织物结构,由前后两排纱构成。如图1所示,前排纱由多列线圈纵行4构成,线圈纵行4由延展线2和延展线2上的线圈1构成。经编时,粗细度为20旦的前排纱以设定的运动轨迹1-0/0-1纵向运动,经过在织针上的套圈、脱出后形成线圈纵行4,线圈1的高度在坯布状态为70圈/英寸。如图1、2、3所示,后排纱由多行三针纬线3构成,粗细度为20旦的三针纬线3水-->平横跨三针连接在相邻的线圈纵行4的各线圈1之间,交叉纵向圈柱,显示在相邻的线圈纵行4之间的间隙内。经编时,后排纱以设定运动轨迹0-0/3-3纵向运动,两排纱互相串套组成织物,得到经编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孔透明经编布,其由前后两排纱构成,其特征在于:其前排纱由多列线圈纵行构成,线圈纵行由延展线和延展线上的线圈构成;后排纱由多行三针纬线构成,三针纬线水平横跨三针连接在相邻的线圈纵行的各线圈之间,交叉纵向圈柱,显示在相邻的线圈纵行之间的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孔透明经编布,其由前后两排纱构成,其特征在于:其前排纱由多列线圈纵行构成,线圈纵行由延展线和延展线上的线圈构成;后排纱由多行三针纬线构成,三针纬线水平横跨三针连接在相邻的线圈纵行的各线圈之间,交叉纵向圈柱,显示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罡董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鹅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