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211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逆变温油墨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剂液晶为液晶混合物,将聚乳酸和液晶混合物通过其两者的良性溶液进行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在10‑40℃下,以旋涂转速从50‑100 rpm梯度递增到7000‑8000 rpm的方式将步骤S1的均相溶液旋涂于基底;旋涂完成后,采取逐步升温的方式进行烘干,自然冷却后得到可逆感温变色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均相溶液相分离技术,采取相适配的工艺,实现了相分离胆甾液晶不仅能变色,同时避免液晶封装失败,同时避免了表面活性剂、剪切力、芯壁比的影响。其可逆感温变色薄膜具有实现变色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逆变温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单制备、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变色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制备液晶类可逆变温材料的常用方式有两种:

2、乳液法。通过剪切力,使液晶与亲水性聚合物之间形成类似“o/w”的结构,即水相包裹油相的结构。此时体系为两相共存,在热力学上是出于亚稳态结构。此时,液晶在聚合物中以液滴的形式存在,必要时,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以用来维持液滴的正常形态,常用的聚合物有聚乙烯醇。而表面活性剂对液晶的取向是有影响的,会影响颜色的变化以及颜色的变化区间。同时剪切力作用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作用时间过短,将会导致液滴过大,稳定性不佳,容易破乳。作用时间过长,会导致液滴过小,对光的散射作用较强。其次亲水性聚合物体系较少,无法有效拓宽可供选择聚合物的范围。

3、液晶胶囊法。首先需要将胆甾相液晶在特定聚合物的水溶液中进行取向,后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让分散在聚合物中的液晶液滴聚合形成胶囊壁,再进行多次水洗,去掉其他聚合物杂质。再与聚合物基质共混,通过剪切力,液晶胶囊均匀分散。该方法操作复杂,流程繁琐。相应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聚乳酸占聚乳酸和液晶混合物总质量70-99%,液晶混合物占聚乳酸和液晶混合物总质量的1-30%;向列相液晶占液晶混合物总质量的50-99%,手性剂占液晶混合物总质量中的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良性溶液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甲苯、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聚乳酸占聚乳酸和液晶混合物总质量70-99%,液晶混合物占聚乳酸和液晶混合物总质量的1-30%;向列相液晶占液晶混合物总质量的50-99%,手性剂占液晶混合物总质量中的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良性溶液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甲苯、二甲苯、正丁醇、乙酸、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简单、可逆感温变色的球形胆甾相液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相液晶为4-氰基-4'-壬氧基联苯、4-氰基-4'-己氧基联苯、4-氰基-4'-庚氧基联苯、4-氰基-4'-辛氧基联苯、4-(4-氰基苯氧基)-4'-辛基联苯、4-氰基-4'-十二氧基联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手性剂液晶为r5011、s5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照陈家希陈旭东肖程伟冯登崇鲁少林郑治坤汪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