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属于刀具的制作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握柄、主刀片和副刀片,主刀片和副刀片同轴铰接在握柄的前端部,且主刀片的刀刃向下,副刀片的刀刃向上,主刀片的刀刃和副刀片的刀刃相配合;上述主刀片和副刀片分别与位于握柄内的控制组件相接,且主刀片和副刀片收缩折叠后隐藏在握柄的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型小巧,便于携带和一物多用等特点,当只打开主刀片时,可以作为小折刀使用;当同时打开主刀片和副刀片时,可以作为剪刀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用途折叠小剪刀。(二)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类似产品其功能都是单一的,如小折刀就只能做小刀使用,小剪刀也只能做剪刀使用。没有哪款产品能通过自身结构的调整既能作为小刀使用,又能作为小剪刀使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型小巧,便于携带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包括握柄、主刀片和副刀片,主刀片和副刀片同轴铰接在握柄的前端部,且主刀片的刀刃向下,副刀片的刀刃向上,主刀片的刀刃和副刀片的刀刃相配合;上述主刀片和副刀片分别与位于握柄内的控制组件相接,且主刀片和副刀片收缩折叠后隐藏在握柄的卡槽内。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握柄包括结构对称的外片体和内片体,外片体和内片体之间依次通过主刀片和副刀片的控制组件连接并形成容纳主刀片和副刀片的卡槽。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主刀片的控制组件包括主连动臂和限位件,主连动臂的中间部位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的上端部,限位件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的后端部并与主连动臂的后端部搭接,主刀片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的前端部并与主连动臂的前端部搭接。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副刀片的控制组件包括一副连动臂,副连动臂的中后端通过主刀片控制组件的铰接轴固定在主刀片的控制组件上,副刀片与主刀片同轴铰接在外片体的前端部,且副刀片与副连动臂的前端部相搭接。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在外片体和主刀片的控制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垫片。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主刀片和副刀片的控制组件在握柄的后端部形成一方便挂扣。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副刀片的刀刃处有非常细密的小锯齿状的牙槽。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主刀片和副刀片所在的铰接轴上还设置有垫圈。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主刀片上还设置有限位柱。本技术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型小巧,非常便于携带。2)一物多用:当只打开主刀片时,可以作为小折刀使用;当同时打开主刀片和副刀片时,可以作为剪刀使用。3)副刀片使用数控机床特殊工艺加工出非常细密的小锯齿状的牙槽,使它作为剪-->刀使用时能够轻而易举的剪断各种鱼线,例如多股编织韧性极强的PE线,也能毫不费力的一下剪断。4)握柄尾部个性化设计的方便挂扣,使用者可以配合失手绳使用,或者轻而易举的把它挂在我们衣服上的拉链扣上或救生衣拉链上。5)本技术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优质不锈钢加工而成,刀刃十分锋利,而且因为本产品不锈钢本身含有稀有金属,使得本产品在接触海水后也不会轻易上锈,使总体的质感和实用性都非常的优秀。(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外片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垫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主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主连动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的限位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主刀片、主连动臂和限位件的布局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副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的副连动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主刀片、副刀片和副连动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的内片体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片体,2、内片体,3、主刀片,4、副刀片,5、卡槽,6、主连动臂,7、限位件,8、副连动臂,9、垫片,10、方便挂扣,11、牙槽,12、垫圈,13、限位柱。(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技术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11所示,本技术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结构包括握柄、主刀片3和副刀片4,握柄包括结构对称的外片体1和内片体2,外片体1和内片体2之间依次通过主刀片3和副刀片4的控制组件连接并形成容纳主刀片3和副刀片4的卡槽5。上述主刀片3和副刀片4同轴铰接在握柄的前端部,且主刀片3的刀刃向下,副刀片4的刀刃向上,主刀片3的刀刃和副刀片4的刀刃相配合;上述主刀片3和副刀片4分别与位于握柄内的控制组件相接,且主刀片3和副刀片4收缩折叠后隐藏在握柄的卡槽5内。上述主刀片3的控制组件包括主连动臂6和限位件7,主连动臂6的中间部位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1的上端部,限位件7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1的后端部并与主连动臂6的后端部搭接,主刀片3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1的前端部并与主连动臂6的前端部搭接。上述副刀片4的控制组件包括一副连动臂8,副连动臂8的中后端通过主刀片3的控制组件的铰接轴固定在主刀片3的控制组件上,副刀片4与主刀片3同轴铰接在外片体1的前端部,且副刀片4与副连动臂8的前端部相搭接。上述外片体1和主刀片3的控制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垫片9。-->上述主刀片3和副刀片4的控制组件在握柄的后端部形成一方便挂扣10。上述副刀片4的刀刃处有非常细密的小锯齿状的牙槽11。上述主刀片3和副刀片4所在的铰接轴上还设置有垫圈12。上述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主刀片上还设置有限位柱13。本技术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组装顺序如下:先将垫片9上的三个孔2-1、2-2、2-3与外片体1上的三个孔1-1、1-2、1-3用铰接轴连接,再将垫圈12放在外片体1前端的铰接轴上;然后再将主连动臂6的孔3-2与外片体1中间的铰接轴配合,将主刀片3的孔4-1与外片体1前端的铰接轴配合,将限位件的孔5-3与外片体1后端的铰接轴配合,从而形成图6的结构;再将副刀片4的孔6-1与外片体1前端的铰接轴配合,副连动臂8的孔7-2、7-3分别与外片体1中间及后端的铰接轴配合,从而形成图9的结构;最后将内片体2上的三个孔8-1、8-2、8-3分别与外片体1上的三个铰接轴配合,从而形成图11的结构。上述主刀片3在打开过程中,会使主连动臂6发生弹性形变,当主刀片3完全打开后,会被主连动臂6卡住从而不能继续向后旋转;副刀片4在与主刀片3配合作小剪刀使用时,利用手指的压力和因副连动臂8发生弹性形变而形成的弹力实现往复运动。本技术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包括握柄、主刀片和副刀片,其特征在于:主刀片和副刀片同轴铰接在握柄的前端部,且主刀片的刀刃向下,副刀片的刀刃向上,主刀片的刀刃和副刀片的刀刃相配合;上述主刀片和副刀片分别与位于握柄内的控制组件相接,且主刀片和副刀片收缩折叠后隐藏在握柄的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包括握柄、主刀片和副刀片,其特征在于:主刀片和副刀片同轴铰接在握柄的前端部,且主刀片的刀刃向下,副刀片的刀刃向上,主刀片的刀刃和副刀片的刀刃相配合;上述主刀片和副刀片分别与位于握柄内的控制组件相接,且主刀片和副刀片收缩折叠后隐藏在握柄的卡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特征在于:握柄包括结构对称的外片体和内片体,外片体和内片体之间依次通过主刀片和副刀片的控制组件连接并形成容纳主刀片和副刀片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折叠小剪刀,其特征在于:主刀片的控制组件包括主连动臂和限位件,主连动臂的中间部位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的上端部,限位件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的后端部并与主连动臂的后端部搭接,主刀片通过铰接轴固定在外片体的前端部并与主连动臂的前端部搭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伟,
申请(专利权)人:崔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