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178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2
本技术涉及管桩限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稳固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稳固装置设置在第一连接头的内部,所述稳固装置包括滑孔和拉孔,所述滑孔开设在第二连接头的内部,所述拉孔开设在第一连接头的内部。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固装置,有效地对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进行连接,起到了对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稳固连接的作用,降低了设备在使用时,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连接时,容易出现晃动脱离第二连接头,造成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脱离的情况,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桩限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桩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管桩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地基材料,使用时由打桩机打入地面中支撑建筑物,可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坚硬的土层上;由于不同的工程需求,需要的管桩规格不同,管桩打入地面的深度要求也不同,因此当管桩的长度不足以到达地下预定位置时,需要再增加一节管桩,延长管桩的长度,使用管桩连接装置对管桩进行连接。

2、现有的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220318509u的技术,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管桩连接装置接桩限制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桩体的第一端板和设置在下桩体的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底面中间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端板底面沿圆周均匀设有多个连接卡块,所述第二端板顶面沿圆周均匀设有多个与连接卡块适配的连接卡孔,所述第二端板顶面中心设有与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底面为半球形,所述连接柱沿柱体圆周设有一圈卡合槽,所述第二端板底面沿连接孔圆周均匀设有多块具有弹性的卡板,多个所述卡板顶端形成的圆的直径大于底端形成的圆的直径,但是现有的接桩方式大多是焊接法,通过焊接两节管桩的端板使得两节管桩连接,但此方法非常依赖焊接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1)和稳固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所述第一连接头(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头(3),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柱(4),所述稳固装置(5)设置在第一连接头(1)的内部,所述稳固装置(5)包括滑孔(51)和拉孔(52),所述滑孔(51)开设在第二连接头(3)的内部,所述拉孔(52)开设在第一连接头(1)的内部,所述滑孔(5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球(53),所述卡球(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块(54),所述卡球(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5),所述第一弹簧(55)远离卡球(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1)和稳固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所述第一连接头(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头(3),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柱(4),所述稳固装置(5)设置在第一连接头(1)的内部,所述稳固装置(5)包括滑孔(51)和拉孔(52),所述滑孔(51)开设在第二连接头(3)的内部,所述拉孔(52)开设在第一连接头(1)的内部,所述滑孔(5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球(53),所述卡球(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块(54),所述卡球(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5),所述第一弹簧(55)远离卡球(53)的一端与滑孔(5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孔(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抵板(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板(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8),所述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扩曹彦华许龙飞段江涛赵鉴顾军海赵洪萍孙东阳王宇左瑞祥王建强陈亚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