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169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属于外科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底板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其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通过设置第一正反电机、第一螺纹柱、螺纹帽和第二支撑板,当患者下肢需要进行康复活动时,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一正反电机运作,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柱转动,在第一螺纹柱和螺纹帽的配合下,从而带动T型块移动,在T型块和T型滑轨的配合下,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板转动,使得患者的小腿可以转动,便于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活动,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外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


技术介绍

1、手术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但长期卧床,很容易造成下肢血液循环差、肌肉萎缩等情况。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术后康复,通常会有医护人员来帮助患者受伤的下肢进行康复活动,这样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其具有便于带动患者下肢活动的特点。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包括底板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包括底板(1)和第一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3)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7),所述第二支撑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滑轨(8),所述底板(1)内部开设有传动槽(9),所述传动槽(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电机(10),所述第一正反电机(10)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11),所述第一螺纹柱(11)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传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包括底板(1)和第一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3)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7),所述第二支撑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滑轨(8),所述底板(1)内部开设有传动槽(9),所述传动槽(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电机(10),所述第一正反电机(10)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11),所述第一螺纹柱(11)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传动槽(9)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转轴(12)的另一端穿设在轴承(13)中,所述第一螺纹柱(11)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4),所述螺纹帽(14)侧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5),所述传动槽(9)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6),所述顶板(15)滑动连接在通槽(16)中,所述顶板(1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17),所述连接座(17)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块(18),所述t型块(18)滑动连接在t型滑轨(8)中,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升降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6)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19),所述调节板(19)侧面固定连接有踏板(20),所述第二支撑板(6)侧面设置有固定组件(21),所述固定组件(21)包括壳体(2101),所述壳体(2101)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6)侧面,所述壳体(2101)侧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102),所述连接杆(2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2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蕊李肖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