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调箱、车载空调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112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8
本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箱、车载空调及车辆。该车载空调箱包括沿车载空调箱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箱、混流风机、导风机构、蒸发器和分配箱。混流风机包括具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的风机外壳以及设置在风机外壳内的叶轮,从进风箱的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经气流入口进入风机外壳内,并经叶轮后由气流出口排出,由气流出口排出的气流包括轴向运动气流和周向运动气流;导风机构包括具有导风入口和导风出口的导风外壳和设置在导风外壳内的导叶结构,导风入口与气流出口连通,由导风出口排出的气流与蒸发器换热后进入分配箱内。该车载空调箱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出风量较大,也能够提高车载空调的温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箱、车载空调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空调箱一般采用离心式鼓风机,离心式鼓风机的特点是压头高,流量小,难以满足用户对整车风量越来越高的需求。离心式鼓风机通常采用偏置式、中置式和分体式,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尤其是常用的偏置式布置方式,需要占用更大的车内空间,影响车辆的总体布局和造型设计。

2、为了减小汽车空调箱的整体尺寸,一些厂商使用混流风机替代原有的离心式鼓风机,但混流风机吹出的空气除了具有轴向气流外,还具有周向气流,较高速度的周向气流会在流道内形成较大的旋转涡流,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降低气流的出口静压,进而影响汽车空调的出风量。并且,周向气流经过蒸发器时,会使蒸发器各处的换热风量不均匀,影响蒸发器的性能,进而影响汽车空调的温控性。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车载空调箱、车载空调及车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箱,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出风量较大,也能够提高车载空调的温控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载空调箱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箱(100)、混流风机(200)、导风机构(300)、蒸发器(600)和分配箱(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30)包括后盘(231)和在所述后盘(231)上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232),相邻所述叶片(232)之间形成气体流道(2321),从所述进风箱(100)的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经所述气流入口(211)进入所述叶轮(230),并经所述气体流道(2321)的导向由所述气流出口(212)排出后进入所述导风入口;并且,所述气流出口(212)的开口方向和圆周方向的夹角b...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载空调箱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进风箱(100)、混流风机(200)、导风机构(300)、蒸发器(600)和分配箱(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30)包括后盘(231)和在所述后盘(231)上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232),相邻所述叶片(232)之间形成气体流道(2321),从所述进风箱(100)的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经所述气流入口(211)进入所述叶轮(230),并经所述气体流道(2321)的导向由所述气流出口(212)排出后进入所述导风入口;并且,所述气流出口(212)的开口方向和圆周方向的夹角b与所述导叶(322)的入口安装角c满足:-5°≤b-c≤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出口(212)的开口方向沿所述轴向方向,所述导叶(322)的入口安装角c为10°-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322)的数量为质数或奇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322)的数量为13片-61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30)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鹭穆景阳余兆开
申请(专利权)人: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