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111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包括石墨氮和吡啶氮。石墨氮通过电子转移机制活化过硫酸盐,吡啶氮通过非自由基单线态氧活化过硫酸盐,快速降解有机污染,限定石墨氮和吡啶氮的原子含量之比为1:0.7‑2.1,利用双重非自由基途径(电子转移和单线态氧)可以有效避免水体背景干扰,能够在复杂水体中选择性降解有机污染物;限定氮含量为9at%‑23at%,导电性良好,有利于电子转移,快速活化过硫酸盐,实现有机污染物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要提高氮的原子总量,更要提高石墨氮和吡啶氮含量之比,才能通过双重非自由基途径降解新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基于过一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工艺(aops)对水环境中的新污染物治理表现出良好的氧化效率,而pms需要经过活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氧化功能,目前常用于活化pms的试剂有金属催化剂和碳材料(cms)。金属催化剂一般是通过自由基路径活化pms,而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路径容易受水体中背景离子的干扰,不利于实际水体的应用;但cms可以诱导非自由基活化,能够抵抗水体背景环境干扰,避免毒卤代副产物的形成,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更高的底物选择性。然而,未经改性的cms导电性差、缺乏催化活性中心,导致其活化pms的催化性能较弱。因此,开发高性能cms对于环境中新污染物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2、氮掺杂多孔碳材料(npc)因为氮原子的引入能够提升cms的导电性,但由于氮化碳前驱体在热解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氨,导致氮掺杂量有限,催化效果不佳。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的碳氮聚合物,丰富的n含量(57.1at%)使其成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氮的总原子含量为9at%-23at%;所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中包括石墨氮和吡啶氮,所述石墨氮和所述吡啶氮的原子含量之比为1:0.7-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氮的原子含量为5at%-8a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氮的总含量为21.4at%,所述石墨氮和所述吡啶氮的原子含量之比为1:2.06。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氮的总原子含量为9at%-23at%;所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中包括石墨氮和吡啶氮,所述石墨氮和所述吡啶氮的原子含量之比为1:0.7-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氮的原子含量为5at%-8a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氮的总含量为21.4at%,所述石墨氮和所述吡啶氮的原子含量之比为1:2.06。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飞张远谢宏浩马金星杨志峰韩彬王一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