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013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2
本技术属于液态烃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包括胺洗有机硫反应器和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连通液态烃原料管和贫胺液管;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与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还连通碱液管,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连通碱洗分离罐;所述碱洗分离罐连接精制液态烃管。本技术采用有机硫反应器及复配胺液抽提脱除液态烃的硫化氢和羰基硫,再采用有机硫反应器及碱液抽提将液态烃中硫醇脱除至5mg/m<supgt;3</supgt;以下。可保证精制液态烃总硫在10mg/m<supgt;3</supgt;以下,碱渣近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态烃脱硫,具体涉及一种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1、油气田生产天然气过程中大都有液态烃副产品,油气田回收液态烃的脱硫精制工艺,普遍采用mdea(甲基二乙醇胺)胺液抽提脱硫化氢和氢氧化钠碱液抽提脱硫醇的双脱工艺,吸附硫化氢后的富胺液采用减压加热至120-130℃再生,脱硫醇碱液添加微量磺化钛菁钴催化剂后,加热至50-60℃送至氧化塔内通入空气进行催化氧化,硫醇钠氧化生成二硫化物和氢氧化钠,再通过二硫化物分离罐沉降、溶剂油反抽提脱除二硫化物,再生碱液循环用语液态烃抽提脱硫醇,胺液和碱液抽提设备一般为填料塔或纤维膜接触器。

2、上述的双脱工艺仅能够脱除液态烃中的硫化氢和硫醇,针对含有羰基硫的物料则很难得到液态烃精脱硫的要求,只能增加设计固体水解及吸附脱羰基硫设备;碱洗脱硫醇及溶剂反抽提工艺需要使用反抽提溶剂,溶剂中夹带的酚类等酸性杂质会增加碱液消耗及碱渣排放量;针对硫醇含量高的液态烃,脱硫醇碱液需要的氧化空气量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增加碱液消耗及碱渣排放量。

3、因此,现有的液态烃脱硫工艺存在需要反抽提溶剂条件、碱液氧化尾气量大、碱液消耗量大及碱渣排放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具体针对含有硫化氢、羰基硫、硫醇等形态硫的液态烃,采用有机硫反应器及复配胺液油抽提脱除液态烃的硫化氢和羰基硫,以及大部分的硫醇。再采用有机硫反应器及碱液抽提脱除残留的少量硫醇,脱硫醇碱液再生采用填料塔空气氧化及氮气气提脱除二硫化物,再生碱液用于液态烃循环精脱硫。实现液态烃精脱硫,以及碱渣近零排放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包括胺洗有机硫反应器和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连通液态烃原料管和贫胺液管;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与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还连通碱液管,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连通碱洗分离罐;所述碱洗分离罐连接精制液态烃管。

4、进一步地,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通过法兰安装在胺洗分离罐上。

5、进一步地,所述胺洗分离罐内还设置脱氨聚结分离器,所述脱氨聚结分离器设置在所述胺洗分离罐的后侧。

6、进一步地,所述胺洗分离罐后侧一侧通过胺洗后液态烃管连通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胺洗分离罐后侧的底部连通富胺液管。

7、进一步地,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通过法兰安装在碱洗分离罐上,所述碱洗分离罐内还设置脱碱聚结分离器,所述脱碱聚结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碱洗分离罐的后侧。

8、进一步地,所述碱洗分离罐的后侧连接精制液态烃管,所述碱洗分离罐的后侧还连通富碱液管。

9、更进一步地,所述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还包括碱液再生塔,所述碱液再生塔连通富碱液管,从所述碱液再生塔流出的碱液通过碱液管流入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碱液再生塔内设置氧化区和气提区,所述氧化区和所述气提区左右分布且所述氧化区和所述气提区的上方连通;所述富碱液管与所述氧化区的底部连通,所述碱液管与所述气提区的底部连通。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区内自下向上分布有空气分布器和氧化填料区,所述空气分布器连通空气通入管。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富碱液管上依次设置碱液加热器和催化剂注入器,所述催化剂注入器用于向富碱液管内注入脱硫醇催化剂。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提区内自下向上分布有氮气分布器和气提填料区,所述氮气分布器连通氮气通入管。

14、更进一步地,所述碱液管上依次设置碱液冷却器和碱液泵,所述碱液冷却器和碱液泵之间连通碱液补充管。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针对含有硫化氢、羰基硫、硫醇等形态硫的液态烃,采用有机硫反应器及uds脱硫剂与mdea的复配胺液抽提脱除液态烃的硫化氢和羰基硫,同时可脱除80%以上的硫醇;再采用有机硫反应器及碱液抽提将液态烃中硫醇脱除至5mg/m3以下;胺洗和碱洗分离罐内安装有由分布孔板和混编丝网两层构成的聚结分离器,可脱除胺洗或碱洗后液态烃中夹带的游离水相;脱硫醇碱液再生采用填料塔空气氧化及氮气气提脱除二硫化物,再生碱液中硫醇钠和二硫化物含量可控制在100ppm以下,可保证再生碱液长周期维持有较高的脱硫能力。本技术技术可保证精制液态烃总硫在10mg/m3以下,碱渣近零排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胺洗有机硫反应器和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连通液态烃原料管和贫胺液管;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与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还连通碱液管,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连通碱洗分离罐;所述碱洗分离罐连接精制液态烃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通过法兰安装在胺洗分离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胺洗分离罐内还设置脱氨聚结分离器,所述脱氨聚结分离器设置在所述胺洗分离罐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通过法兰安装在碱洗分离罐上,所述碱洗分离罐内还设置脱碱聚结分离器,所述脱碱聚结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碱洗分离罐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还包括碱液再生塔,所述碱液再生塔连通富碱液管,从所述碱液再生塔流出的碱液通过碱液管流入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再生塔内设置氧化区和气提区,所述氧化区和所述气提区左右分布且所述氧化区和所述气提区的上方连通;所述富碱液管与所述氧化区的底部连通,所述碱液管与所述气提区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区内自下向上分布有空气分布器和氧化填料区,所述空气分布器连通空气通入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碱液管上依次设置碱液加热器和催化剂注入器,所述催化剂注入器用于向富碱液管内注入脱硫醇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区内自下向上分布有氮气分布器和气提填料区,所述氮气分布器连通氮气通入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管上依次设置碱液冷却器和碱液泵,所述碱液冷却器和碱液泵之间连通碱液补充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胺洗有机硫反应器和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连通液态烃原料管和贫胺液管;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与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胺洗分离罐连通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一侧还连通碱液管,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连通碱洗分离罐;所述碱洗分离罐连接精制液态烃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胺洗有机硫反应器通过法兰安装在胺洗分离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胺洗分离罐内还设置脱氨聚结分离器,所述脱氨聚结分离器设置在所述胺洗分离罐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有机硫反应器通过法兰安装在碱洗分离罐上,所述碱洗分离罐内还设置脱碱聚结分离器,所述脱碱聚结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碱洗分离罐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烃碱渣近零排放精脱硫装置还包括碱液再生塔,所述碱液再生塔连通富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李富轩朱振军孙永尧高秋英叶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