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梅顺专利>正文

燃气灶分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0096 阅读:1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它包括基体、分火孔、大腔室、小腔室和丝网,其特征是基体为圆柱体,基体的底部设置有大腔室,大腔室的上面设置有小腔室,小腔室与大腔室连通,基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分火孔,分火孔的另一端与大腔室或小腔室连通,分火孔的下端为园台状,分火孔的上端为倒园台状,大腔室和小腔室内分别设置有丝网。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喷式结构,并设置了大、小腔室和丝网,因此其工作时不仅热效率高,并且分火器本身受燃烧影响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调试方便、工作稳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火器,具体地讲是一种燃气灶分火器
技术介绍
燃气灶使用中时常调节火力,现有燃气灶的分火器一般为内、外金属环结构,内环 为小火环,外环为大火环,需要大火时,内、外环同时燃烧;需要小火时,关闭外环,仅内环燃 烧。这种结构不仅成本高、热效率低,而且金属环长期受高温烧袭,容易变形导致黄火、离焰 等爆呼现象。因此设计出一种成本低、热效率高且本身受燃烧影响小的燃气灶分火器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热效率高且本身受燃烧影响小的燃气灶分 火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包括基体、 分火孔、大腔室、小腔室和丝网,其特征是基体为圆柱体,基体的底部设置有大腔室,大腔室 的上面设置有小腔室,小腔室与大腔室连通,基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分火孔,分火孔的另一端 与大腔室或小腔室连通,分火孔的下端为园台状,分火孔的上端为倒园台状,大腔室和小腔 室内分别设置有丝网。在上述方案中,大腔室和小腔室为同轴圆柱状空腔。在上述方案中,小腔室的高度为基体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上述方案中,大腔室的底部和小腔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丝网。由于本技术采用直喷式结构,并设置了大、小腔室和丝网,因此其工作时不仅 热效率高,并且分火器本身受燃烧影响小。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调试方便、工作 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丝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 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包括基体1、分火孔2、大腔室3、小腔室4和丝网5,其特征是基体1为 圆柱体,基体1的底部设置有大腔室3,大腔室3的上面设置有小腔室4,小腔室4与大腔室 3连通,基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分火孔2,分火孔2的另一端与大腔室3或小腔室4连通,分火孔2的下端为园台状,分火孔2的上端为倒园台状,大腔室3和小腔室4内分别设置有丝 网5。本技术的大腔室3和小腔室4为同轴圆柱状空腔。本技术的小腔室4的高度为基体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本技术的大腔室3的底部和小腔室4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丝网5。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包括基体(1)、分火孔(2)、大腔室(3)、小腔室(4)和丝网(5),其特征在于:基体(1)为圆柱体,基体(1)的底部设置有大腔室(3),大腔室(3)的上面设置有小腔室(4),小腔室(4)与大腔室(3)连通,基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分火孔(2),分火孔(2)的另一端与大腔室(3)或小腔室(4)连通,分火孔(2)的下端为园台状,分火孔(2)的上端为倒园台状,大腔室(3)和小腔室(4)内分别设置有丝网(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包括基体(1)、分火孔(2)、大腔室(3)、小腔室(4)和丝网(5),其特征在于基体(1)为圆柱体,基体(1)的底部设置有大腔室(3),大腔室(3)的上面设置有小腔室(4),小腔室(4)与大腔室(3)连通,基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分火孔(2),分火孔(2)的另一端与大腔室(3)或小腔室(4)连通,分火孔(2)的下端为园台状,分火孔(2)的上端为倒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梅顺
申请(专利权)人:何梅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