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005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雾化器包括:油杯,设有用于存储具有微胶囊的雾化液的储液腔,微胶囊具有风味组分和光敏响应材料;雾化芯,装配于油杯,且与储液腔流体连通,雾化芯用于加热雾化液并使微胶囊受热释放风味组分;以及,光源组件,连接于油杯,光源组件用于在储液腔内发射辐射光以作用于微胶囊的光敏响应材料,以驱动微胶囊朝流向或远离雾化芯。微胶囊在光源组件发射的辐射光的作用下朝靠近或远离雾化芯的方向移动,可以使油杯底部雾化液中的风味组分含量上升或下降,满足风味组分含量在吸食过程中可变化的需求和防止口味衰减,提升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技术介绍

1、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将油杯内的雾化液雾化生成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由于雾化液中不含焦油等有害物质,可以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具有一定的健康优势,且电子雾化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外观多样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2、在相关技术中,油杯中雾化液风味组分的含量在电子雾化装置装配完成后就已固定,且风味组分含量基本处于均等状态,无法调整风味组分含量,从而无法满足对于风味组分含量在吸食过程中可变化的需求。而且,风味组分含量会随使用的时间而减少,用户在抽吸后期也会因味觉疲惫导致主观上觉得口味变淡,主观与客观原因造成的口味衰减影响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油杯内雾化液的风味组分含量无法调整导致的口味衰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3、油杯,设有用于存储具有微胶囊的雾化液的储液腔,所述微胶囊具有风味组分和光敏响应材料;

4、雾化芯,装配于所述油杯,且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所述雾化芯用于加热雾化液并使所述微胶囊受热释放所述风味组分;以及,

5、光源组件,连接于所述油杯,所述光源组件用于在所述储液腔内发射辐射光以作用于所述微胶囊的光敏响应材料,以驱动所述微胶囊朝流向或远离所述雾化芯。

6、可选地,所述油杯内设有气流通道和下油孔,所述下油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通过所述下油孔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7、所述光源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微胶囊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油孔的方向移动。

8、可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在储液腔的腔壁间隔布置的光照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光照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靠近或设有所述下油孔的一侧的腔壁上,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光照装置在所述储液腔的腔壁与所述下油孔相对设置。

9、可选地,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的第一光照装置以及设置在储液腔的底部第二光照装置,所述第一光照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照装置发射的辐射光光照强度不同,且所述微胶囊朝所述第一光照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照装置中发射的辐射光光照强度更弱的一者移动。

10、可选地,每一所述光照装置包括多个串联或并联的光源。

11、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油杯上的挡光结构,所述挡光结构用于隔离所述光源组件的辐射光与外部的环境光。

12、可选地,所述挡光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油杯外壁上的挡光涂层或所述油杯的外壁的制成材料为不透光材料。

13、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外壳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雾化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雾化芯。

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具有微胶囊的雾化液;

15、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膜以及包裹于所述囊膜内的风味组分,所述囊膜的制成材料至少部分为光敏响应材料。

16、可选地,所述囊膜包括由光敏响应材料制成的吸光层,以及覆盖于所述吸光层外的防氧化膜层。

17、可选地,所述光敏响应材料包括纳米级四氧化三铁、聚酯氨、石墨烯中的任一种。

18、本技术中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微胶囊会在光源组件发射的辐射光的作用下流向或远离所述雾化芯,且雾化芯可以加热雾化液并使至少部分微胶囊释放风味组分,当微胶囊在辐射光的作用下流动至雾化芯周围时可以被雾化芯加热破裂而释放风味组分,使得雾化液中的风味组分含量上升,从而使得在抽吸时风味组分含量上升;当微胶囊在辐射光的作用下远离雾化芯时,雾化液中的风味组分含量降低,使得下一次抽吸时风味组分含量下降;从而可以通过光源组件控制微胶囊定向移动的方式控制雾化液中的风味组分含量,满足风味组分含量在吸食过程中可变化的需求和防止口味衰减,提升抽吸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内设有气流通道和下油孔,所述下油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通过所述下油孔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在储液腔的腔壁间隔布置的光照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光照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靠近或设有所述下油孔的一侧的腔壁上,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光照装置在所述储液腔的腔壁与所述下油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的第一光照装置以及设置在储液腔的底部第二光照装置,所述第一光照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照装置发射的辐射光光照强度不同,且所述微胶囊朝所述第一光照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照装置中发射的辐射光光照强度更弱的一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照装置包括多个串联或并联的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油杯上的挡光结构,所述挡光结构用于隔离所述光源组件的辐射光与外部的环境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油杯外壁上的挡光涂层或所述油杯的外壁的制成材料为不透光材料。

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外壳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雾化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雾化芯。

9.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具有微胶囊的雾化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膜包括由光敏响应材料制成的吸光层,以及覆盖于所述吸光层外的防氧化膜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响应材料包括纳米级四氧化三铁、聚酯氨、石墨烯中的任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内设有气流通道和下油孔,所述下油孔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通过所述下油孔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在储液腔的腔壁间隔布置的光照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光照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靠近或设有所述下油孔的一侧的腔壁上,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光照装置在所述储液腔的腔壁与所述下油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的第一光照装置以及设置在储液腔的底部第二光照装置,所述第一光照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照装置发射的辐射光光照强度不同,且所述微胶囊朝所述第一光照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照装置中发射的辐射光光照强度更弱的一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照装置包括多个串联或并联的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王博达尹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