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及可调曲率明洞衬砌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986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及可调曲率明洞衬砌台车,属于明洞衬砌装置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车,其内外模板均可调曲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结构为:外模主门架为多个纵向平行排列的外模门式支架连接在一起的整体,多个第一拱形支撑梁、第二拱形支撑梁、第三拱形支撑梁均纵向平行排列,嵌套设置;外模模板分为外左模板和外右模板两部分,外左模板包括从下到上相互铰接的直边墙模板、外模共用模板和外模增设模板,各模板上均设置有模板桁架;各模板桁架与相应拱形支撑梁连接。可调曲率明洞衬砌台车,还包括内模台车,内模台车位于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下方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变截面明洞衬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及可调曲率明洞衬砌台车,属于明洞衬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体较薄的情况下,为避免边坡、仰坡的塌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出现,不宜采用传统的暗挖法,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隧道,这种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通常称为明洞。明洞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压力和侧压力,明洞台车就是为了衬砌明洞而设计的产品。

2、而在高速铁路修建中,在多条线路交叉的明洞施工段落,隧道断面呈喇叭口状分布,从普通双线变化到三线再至四线,最后再转回到三线、双线,存在三种断面尺寸。施工在这一段落较为复杂,一般采用小模板多次拆装增设和减持,加设拱架依赖门架加宽来实现不同断面的突变施工,施工过程繁琐,且小模板容易变形,影响施工质量;或者为每个断面都配置台车,需要加工三种相应尺寸的内外模板,施工过程模板配件多,适用范围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及可调曲率明洞衬砌台车,其内外模板均可调曲率,一套模板可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包括外模主门架(11)、外模行走机构(12)、第一拱形支撑梁(13)、第二拱形支撑梁(14)、第三拱形支撑梁(15)和外模模板,外模主门架(11)为多个纵向平行排列的外模门式支架(111)连接在一起的整体,外模主门架(11)底部四角各设置一组外模行走机构(12),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拱形支撑梁(13)纵向平行排列,设置在外模门式支架(111)内部,与相应的外模门式支架(111)之间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拱形支撑梁(14)纵向平行排列,设置在第一拱形支撑梁(13)内部,与相应的第一拱形支撑梁(13)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多个第三拱形支撑梁(15)纵向平行排列,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包括外模主门架(11)、外模行走机构(12)、第一拱形支撑梁(13)、第二拱形支撑梁(14)、第三拱形支撑梁(15)和外模模板,外模主门架(11)为多个纵向平行排列的外模门式支架(111)连接在一起的整体,外模主门架(11)底部四角各设置一组外模行走机构(12),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拱形支撑梁(13)纵向平行排列,设置在外模门式支架(111)内部,与相应的外模门式支架(111)之间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拱形支撑梁(14)纵向平行排列,设置在第一拱形支撑梁(13)内部,与相应的第一拱形支撑梁(13)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多个第三拱形支撑梁(15)纵向平行排列,设置在第二拱形支撑梁(14)内部,与相应的第二拱形支撑梁(14)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模平移对中吊架(3),所述外模平移吊架(3)中,顶部平移框架(31)位于外模主门架(11)上方,多根外模平移油缸(32)的一端连接在外模主门架(11)上,另一端连接在顶部平移框架(31)上,多根吊柱(33)上端固定在顶部平移框架(31)上,下端与相应模板桁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3.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的可调曲率明洞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模台车(2),内模台车(2)位于咽喉过渡段可调曲率外模台车(1)的下方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曲率明洞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台车(2)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生赵岩石志伟张明龙刘军华梁培克康大伟袁磊李建伟台磊武超宇陈柄全杨怀顾志赵乐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