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变速花鼓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8963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3
本技术属于内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变速花鼓及车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变速花鼓,包括芯轴、传动机构、驱动机构、换挡机构、输入件和输出件,芯轴固定于车架,驱动机构、换挡机构和传动机构依次连接且均安装在芯轴上;输入件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用于将扭矩输入至传动机构;输出件与传动机构连接,用于将扭矩输出至车轮;传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传动比。本内变速花鼓的传动机构的内侧形成腔体,驱动机构安装在靠近至少两个行星齿轮中齿数最小的行星齿轮的一侧,又或者,驱动机构安装在靠近至少两个太阳齿轮中齿数最大的太阳齿轮的一侧,通过将驱动机构安装在传动机构形成的腔体内能够使整个内变速花鼓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内变速器,特别涉及一种内变速花鼓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内变速花鼓由于是封闭式的结构,基本是不受外界的雨水、灰尘、油垢影响,具有故障率小、免维护的特点。

2、中国专利文献cn112849331a公开了自行车变速装置,其包括换挡机构,换挡机构具体包括导轮转接器、滑动环致动器、滑动环以及离合器凸轮,换挡机构通过旋转运动来使离合器产生直线位移运动,实现挡位的切换。然而,该换挡机构设置在传动件的同一侧且位于传动件的内部,由于换挡机构会占用一定空间,这使得传动件的直径增大,整个自行车变速装置的体积也随之增大。

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内变速花鼓及车辆,内变速花鼓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变速花鼓,包括芯轴、传动机构、驱动机构、换挡机构、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芯轴固定于车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依次连接且均安装在所述芯轴上;

3、所述输入件与所述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变速花鼓,包括芯轴(5)、传动机构(9)、驱动机构(6)、换挡机构(8)、输入件(4)和输出件(2),所述芯轴(5)固定于车架(1),所述驱动机构(6)、所述换挡机构(8)和所述传动机构(9)依次连接且均安装在所述芯轴(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手动控制组件(61),所述手动控制组件(61)包括转盘(614)及缠绕在转盘(614)的控制线(613),所述转盘(614)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芯轴(5),通过拉动或释放所述控制线(613)使所述转盘(614)旋转,驱动所述换挡机构(8)转动到特定角度。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变速花鼓,包括芯轴(5)、传动机构(9)、驱动机构(6)、换挡机构(8)、输入件(4)和输出件(2),所述芯轴(5)固定于车架(1),所述驱动机构(6)、所述换挡机构(8)和所述传动机构(9)依次连接且均安装在所述芯轴(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手动控制组件(61),所述手动控制组件(61)包括转盘(614)及缠绕在转盘(614)的控制线(613),所述转盘(614)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芯轴(5),通过拉动或释放所述控制线(613)使所述转盘(614)旋转,驱动所述换挡机构(8)转动到特定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3)和第二连接件(64),所述转盘(614)、所述第一连接件(6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4)、所述换挡机构(8)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复位装置(62),所述复位装置(62)包括固定件(621)和第一复位件(622),所述固定件(621)与所述芯轴(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621)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614)、所述第一连接件(6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4)的任意一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控制组件(61)还包括第二支架(611)和线管(612),所述第二支架(611)的一端与所述芯轴(5)固定,所述第二支架(611)的另一端与所述线管(612)固定,所述控制线(613)穿设在所述线管(612)内,所述控制线(613)的一端连接换挡操作器(13),所述控制线(6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6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与所述换挡机构(8)之间设置有扭矩借助机构(7),所述扭矩借助机构(7)用于将所述传动机构(9)的扭矩输入到所述换挡机构(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结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接件(71)的借助棘爪(73),所述借助棘爪(73)具有收起状态和张开状态,所述借助棘爪(73)在张开状态时与所述行星架(901)连接,所述借助棘爪(73)在收起状态时与所述行星架(901)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结构包括用于使所述借助棘爪(73)具有张开趋势的第三复位件(74),所述第三复位件(7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71)固定,所述第三复位件(74)的另一端与所述借助棘爪(73)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借助棘爪(7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锁止部(731),另一侧设置有避让区域(733),所述借助棘爪(73)在所述避让区域(733)和所述第一锁止部(731)之间衔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接触面(73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71)设置有第一接触面(713),所述第二连接件(64)的所述第四连接部(643)在第一旋转方向运动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713)分离,所述第二连接件(64)的所述第四连接部(643)在第二旋转方向运动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713)相抵。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借助机构(7)还包括扭矩约束件(76),所述扭矩约束件(76)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71)和所述行星架(901)之间,所述行星架(901)设置有第四连接槽(9014);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变速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8)包括换挡控制件(81)、换挡棘爪(82)和换挡棘爪座(53),所述换挡棘爪座(53)设置在所述芯轴(5)上,所述换挡棘爪座(53)设置有换挡棘爪槽(54),所述换挡棘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激初林杰煌何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洛梵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