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881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涉及声学设备技术领域,其中,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发声模组和泄压件,外壳内形成收容腔,外壳开设有出声孔;发声模组收容于收容腔内,发声模组包括模组壳和发声单体,模组壳与发声单体之间围成前腔和后腔;模组壳的外侧还形成有泄压腔,且泄压腔的腔壁开设有连通收容腔与泄压腔的通孔,后腔通过泄压孔与收容腔连通,前腔与出声孔连通;泄压件形成有连通出声孔和泄压腔的泄压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模组壳外侧设置泄压腔,泄压腔与前腔相互独立,使得泄压腔的设置不会影响前腔的密封性,也不会占用前腔的空间,不影响前腔的布局,从而在保证均压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发声模组的发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电子设备为了应对壳体内外压差过大的情况(如整机后壳振动、机内温度升高等造成机内压力增加的情况),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外壳上专门设计透气孔,以平衡外壳内外的压差,同时为了保障电子设备外部水滴不会进入,一般具有透气功能的同时,具备对外防水功能。

2、现有技术中在针对具有发声模组的电子设备时,通常将压差调节的透气孔集成到发声模组内,因为在电子设备具有发声模组时,外壳上开设有出声孔,且发声模组是分别与出声孔和外壳的内腔连通的,现有技术中直接从出声孔连通至发声模组,而发声模组的前腔通常是与出声孔对应设置的,透气孔等结构会占用发声模组前腔的空间,并打乱前腔的布局,导致发声模组的发声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透气孔等结构会占用发声模组前腔的空间,并打乱前腔的布局,导致发声模组的发声效果变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为嵌设于所述模组壳的壳壁内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管腔形成所述泄压通道,且所述泄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所述出声孔及所述泄压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的一侧壳壁为泄压壁,所述泄压壁形成所述泄压件,所述泄压通道开设在所述泄压壁内,且所述泄压壁与所述外壳上所述出声孔所在的位置抵接,以使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出声孔对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为嵌设于所述模组壳的壳壁内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管腔形成所述泄压通道,且所述泄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所述出声孔及所述泄压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的一侧壳壁为泄压壁,所述泄压壁形成所述泄压件,所述泄压通道开设在所述泄压壁内,且所述泄压壁与所述外壳上所述出声孔所在的位置抵接,以使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出声孔对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发声单体之间形成所述前腔,且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发声单体合围形成所述后腔,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形成所述泄压腔,所述泄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壳体朝背离所述后腔的方向延伸形成围墙,所述围墙朝向所述收容腔的方向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处盖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所述围墙及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所述泄压腔,所述挡板形成所述泄压腔的腔壁且开设有所述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将所述前腔与所述出声孔连通的出声口,所述泄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泄压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声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并导通的对接段、连接段和导通段,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贤忠刘广福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