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装置、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对于车辆的车轮受力,相关技术中的测量方法是采用六分力传感器来获取,但采用六分力传感器的方案成本很高。而且对于导轨式胶轮车辆的导向轮而言,因其尺寸较小,市面上的六分力传感器并没有适配的规格,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传感器本身以及适配器进行单独定制,造成了测量装置结构复杂的情况,不便于测量的同时进一步推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装置、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方法、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装置,包括多个电阻应变片,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固定于所述导向轮轮辋的内侧表面的预设位置与外侧表面的预设位置,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根据预设规则电连接,所述装置用于生成表示所述导向轮受力情况的电信号。
3、如此,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装置仅需在导向轮轮辋的内外侧表面的预设位置上固定多个电阻应变片并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电阻应变片,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固定于所述导向轮的轮辋的第一表面的预设位置与第二表面的预设位置,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根据预设规则电连接,所述装置用于生成表示所述导向轮受力情况的电信号,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且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一预设位置的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构成第一电桥;所述第一电桥用于生成表示所述导向轮第一方向受力情况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垂直于参考平面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导向轮受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电阻应变片,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固定于所述导向轮的轮辋的第一表面的预设位置与第二表面的预设位置,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根据预设规则电连接,所述装置用于生成表示所述导向轮受力情况的电信号,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且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一预设位置的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构成第一电桥;所述第一电桥用于生成表示所述导向轮第一方向受力情况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垂直于参考平面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桥的第一支路由第一电阻应变片以及第三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一电桥的第二支路由第二电阻应变片以及第四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一电桥的第三支路由第五电阻应变片以及第七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一电桥的第四支路由第六电阻应变片以及第八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一电桥的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电桥的第四支路的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一电桥的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电桥的第三支路的连接点里连接数据采集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间隔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预设位置间间隔所述第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预设位置的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构成第二电桥;所述第二电桥用于生成表示所述导向轮第一方向受力情况的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垂直于参考平面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桥的第一支路由第九电阻应变片以及第十一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二电桥的第二支路由第十电阻应变片以及第十二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二电桥的第三支路由第十三电阻应变片以及第十五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二电桥的第四支路由第十四电阻应变片以及第十六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相邻的所述第二预设位置间间隔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表面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间间隔第二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存在第一相位差,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差为所述第一角度的正奇数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三预设位置的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构成第三电桥;所述第三电桥用于生成表示所述导向轮第二方向受力情况的第三电信号,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桥的第一支路由第二十一电阻应变片以及地二十二电阻应变片串联构成,所述第三电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陆义军,刘路,刘甲,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