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8570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非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焊接上同轴底座、下同轴底座;在上同轴底座上固定上弦向定位工装,在下同轴底座上固定下弦向定位工装;粘接限位块;上壳体点粘腹板,将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采集间隙,调整腹板,使间隙符合要求,记录腹板调整的距离;上弦向定位工装设置在上壳体对应的模具上;下弦向定位工装设置在下壳体对应的模具;通过采集的型面高度数据,分析实际高度与理论高度偏差,调整腹板弦向定位,并粘接限位块,在上壳体上限位块所在位置粘接腹板。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腹板合模间隙合格率,减少质量维修,提高生产效率,尽量消除粘接型面变化对合模腹板间隙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风电叶片合模主体结构为:壳体、腹板;随着风电叶片尺寸的增长,风电叶片结构强度的需求,新增一种后缘ud区域腹板粘接结构。此区域结构复杂,型面变化波动较大,对合模间隙影响较大。

2、目前行业内风电叶片合模流程主要分解为,半片脱模、限位块粘接、涂胶、腹板粘接固化、间隙测试、合模固化。其中在腹板粘接环节主要依靠一体式大工装,保证弦向定位、角度、下压状态。目前因粘接厚度控制等级在毫米级,目前主流工艺方法,仅能保障腹板在壳体内部定位相对准确,上述控制方法仍然无法保证粘接厚度在合格的范围内。且该问题的暴露比较滞后,无法提前识别,导致在正常生产活动中,产生大量返工返修,造成质量损失及产能损失;该问题的控制,在现有主流方案下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

3、为减少腹板间隙波动造成的质量不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粘接型面提前表征,进而提前表征合模间隙状态,并在粘接阶段通过弦向公差,调整部件粘接定位,来保证腹板合模间隙合格,保障粘接厚度的稳定性,提升质量和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同轴底座上固定上弦向定位工装、在下同轴底座上固定下弦向定位工装时,采用现有的弦向定位工装,在上壳体、下壳体上标记腹板的弦向定位;通过腹板的位置,分别制作上弦向定位工装和下弦向定位工装,上弦向定位工装与对应的上同轴底座固定,下弦向定位工装与对应的下同轴底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面检测卡板在上下方向上分布两个法兰,分别为上法兰、下法兰;将上弦向定位工装安装在上法兰上并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同轴底座上固定上弦向定位工装、在下同轴底座上固定下弦向定位工装时,采用现有的弦向定位工装,在上壳体、下壳体上标记腹板的弦向定位;通过腹板的位置,分别制作上弦向定位工装和下弦向定位工装,上弦向定位工装与对应的上同轴底座固定,下弦向定位工装与对应的下同轴底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合模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面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星韩涛吴双杨杰李圆圆冯威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