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勇武专利>正文

高音附管葫芦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8419 阅读:4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此类高音附管葫芦丝,其特征在于:第一种主管原样无变化,伴音附管顶部增加一片比原伴音簧片低二度的伴音簧片;高音附管顶部设一至三片同音簧片,增设四个高音孔,吹奏时形成八度和弦。第二种主管上新设二个正反面消音孔,左右高音附管顶部各新增高音簧片、各新设两个高音孔。第三种主管上新设二个正反消音孔,增了六个高音,两个高音用八度和弦法、其余高音演奏用消音连体盖音键法。第四种主管上新增一个消音孔,增加的六个高音均在高音附管上用消音连体盖音键法。优点是:用高音附管法、高八度和弦法、高音附管及伴音附管多簧片法、用或正或反消音孔使主管不响奏出高音法,使之音域宽广音色更优美,民族乐器得以发扬光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族乐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音附管 葫芦丝。
技术介绍
现在流行演奏的葫芦丝,演奏的手指为7至8个,这种乐 器的潜能未能发挥出来,最大的缺点是音域窄,以筒音作5、第三 孔作1 (1=降B)的葫芦丝为例,低音区仅至低音3,高音区仅 至中音6,因此,许多歌曲不能演奏,使葫芦丝这种中国民族乐器 难以进入民乐队合奏、齐奏,这是该乐器的遗憾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音域不足之处,提供 四种音域宽广的高音附管葫芦丝。(一)、这种高音附管葫芦丝由主管及左右侧附管组成。主管 上原有七个孔,其顶部原设有一片簧片,主管原样无变化;左侧附管 上原设有一个孔,其顶部原设有一片伴音簧片,其特征在于左侧附 管顶部增加一片比原伴音簧片低二度的伴音簧片,吹奏时形成三度和 弦,这种左侧附管也称伴音附管;右侧附管原顶部无簧片、无音孔, 其特征在于右侧附管顶部新设一片中音A调簧片(筒音作中音7 的簧片),此附管自下而上设三至四个孔,分别为正面设一至二个孔, 反面设二个孔。右侧附管正面一至二个孔可加活动盖音键;反面二个 孔可加连体活动盖音键,反面二个孔连体活动盖音键的开关设置在右 手大拇指可触及的位置。本技术的高八度和弦葫芦丝高音区增加 了中音7和高音1 2 3四个音。右侧附管也称高音附管,演奏高音附管时,须同步吹奏主管上的低八度音,形成八度和弦。如 若使高音附管音响亮度效果更理想,可在此附管顶端再增设一同音簧 片,此附管顶端安装的同音簧片最多可安装三片。简述该种葫芦丝由主管及左右侧附管组成。原主管设有七个孔、 顶部设有一片簧片,主管原样无变化;左侧附管上设有一个孔,其顶 部设一片伴音簧片,其特征在于左侧附管顶部增加一片比原伴音簧 片低二度的伴音簧片;右侧附管顶部设高音A调一片至三片同音簧 片,右侧附管自下而上正面增设一至二个孔,反面增设二个孔,增添 了四个高音,吹奏时形成八度和弦。(二)、这种高音附管葫芦丝由主管及两个左侧附管(分别称为 左侧附管A和左侧附管B)和一个右侧附管组成。主管上原设有七个 出音孔,其特征在于增加了二个消音孔;消音孔的作用是其孔打开 后,即起到主管音不响的作用;二个消音孔在主管上端(中音6孔的 上方)的正面和反面处。这种高八度的葫芦丝四个高音依然是中音7 和高音l、 2、 3,只是这四个高音分别在右侧附管(也称右高音附管) 和左侧附管A (也称左高音附管)上。右侧附管原无簧片、无音孔, 其特征在于顶部增装了高音A调簧片,增设一至二个孔,出中音7 和高音l音;增设的左侧附管A,其特征在于顶部装高音C簧片, 在其管反面设两个孔,出高音2和高音3音。在吹奏右侧附管即右高 音附管或左侧附管A即左高音附管时,同时用连体活动盖音键分别把 主管上或正面或反面的消音孔打开使主管不响即可(右侧附管用正面 消音孔,左侧附管A用反面消音孔)。右侧附管的连体活动盖音键, 其开关设置在右手小指(右手食指也可);左侧附管A的连体活动盖音键,其开关设置在右手大拇指(左手小指也可)可触及的位置。左侧附管B (也称伴音附管)的开孔、演奏与作用与(一)的伴音附管 相同。此种高八度和弦葫芦丝也可去掉左侧附管B。右侧附管和左侧 附管A二者的位置可调换。简述该种葫芦丝由主管及二个左侧附管和一个右侧附管组成。 其特征在于主管上设有九个孔;其中原七个孔为出音孔,新设二个 孔为主管消音孔,作用为消除主管声音;二个消音孔在主管上端(中 音6孔的上方)的正面和反面处。右侧附管顶部新增高音A簧片,新 设一至二个孔,吹奏时出两个高音;新增设的左侧附管A顶部装有高 音C簧片,设两个孔,吹奏时出另两个高音。左侧附管B作用同第一 种葫芦丝的左侧附管。(三)、这种高音附管葫芦丝由主管及左侧附管(也称左高音附 管)和右侧附管(也称右高音附管)组成。主管上原设有七个出音孔, 其特征在于增加了二个消音孔;消音孔的作用是其孔打开后,即起 到主管音不响的作用;二个消音孔在主管上端(中音6孔的上方)的 正面和反面处。这种高八度的葫芦丝高音为六个,分别是中音7和高 音l、 2、 3、 5、 6,这六个高音分别在右侧附管即右高音附管(中音 7和高音1、 2、 3)和左侧附管即左高音附管(高音5、 6)上。右侧 附管即右高音附管原无簧片、无音孔,其特征在于顶部增装了高音 A调簧片,正面自下而上设有四个孔,分别依次出中音7和高音1、2、 3音,吹奏中音7和高音1时用右手小指,此时同步吹奏主管上的低 音7或中音1音,形成8度和弦;吹奏高音2、 3音时用右手食指按 连体活动盖音键。新增的左侧附管即左高音附管,其特征在于顶部装一高音F调簧片,在左侧附管反面设二个孔,分别依次出高音5和 高音6音,吹奏高音5、 6音时用左手小指或右手大拇指按连体活动 盖音键。在吹奏右侧附管高音2、 3音时或左侧附管高音5、 6音时, 须同时同步打开主管上的消音孔的连体活动盖音键。此种葫卢丝也可 加同(二)的左侧附管B即伴音附管,作用与(一)的伴音附管作用 相同。简述该种葫芦丝由主管及左右侧附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主管 上设有九个孔;原七个孔为出音孔,新增二个孔为消音孔,二个消音 孔在主管上端(中音6孔的上方)的正面和反面处。该葫芦丝增加了 六个高音,其两个高音用八度和弦法;其余两组高音,消除主管音的 同时,用左右附管分别吹奏。(四)、这种高音附管葫芦丝由主管及左侧附管(伴音附管)和 右侧附管(高音附管)组成。主管上原设有七个出音 L,其特征在于 增加了一个消音孔;消音孔的作用是其孔打开后,即起到主管音不响 的作用;消音孔设在主管上端(中音6孔的上方)的反面处。右侧附 管即高音附管原无簧片、无音孔,其特征在于顶部增装了高音A调 簧片,管体自下而上新设有六个孔,出六个高音,分别依次为中音7 和高音l、 2、 3、 5、 6音,这六个高音音孔只有高音2、 3设在右侧 附管即高音附管的反面,其余四个音孔均设在右侧附管即高音附管的 正面。吹奏这六个高音时,须用左或右手大拇指按消音孔键,使主管 音不响—同时按某个高音键(若吹奏中音7或高音1,用右手小指;若吹奏高音2、 3,用左手小指按连体活动盖音键;若吹奏高音5、 6, 用右手食指按连体活动盖音键)。左侧附管即伴音附管其特征于(一)伴音附管相同。简述该种葫芦丝由主管及左右侧附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主管 上设有八个孔;原七个孔为出音孔,新增一个孔为消音孔,消音孔在 主管上端(中音6孔的上方)的反面处。该葫芦丝用消音孔消除主管 音,增加的六个高音,均在右侧附管上演奏。以上四种高音附管葫芦丝,新增设的高音附管上的簧片调式可根 据具体制作中的需要选择它种调式;演奏的指法可随制作时的音孔位置而变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运用IO手指不改变 原演奏方法、与原葫芦丝结构基本相同,使熟悉原演奏法的演奏者, 可以很快接受该新型产品及其演奏技巧;该产品的生产也很容易。左右侧附管可设多片簧片,吹奏时伴音附管即形成重音效果,使葫芦丝音色更美;第(一)种葫芦丝高音附管所设的高音与主管形成高八度演奏效果。尤其是所增加的四个或六个高音,用增加左右高音附管法、 高音附管高八度与主管低八度和弦法、高音附管及伴音附管多簧片 法、用或正或反消音孔使主管不响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音附管葫芦丝,该葫芦丝由主管及左右侧附管组成,主管上原设有七个孔,其顶部原设有一片簧片,主管原样无变化;左侧附管上原设有一个孔,其顶部原设有一片伴音簧片,其特征在于:左侧附管顶部增加一片比原伴音簧片低二度的伴音簧片,右侧附管顶部新设一至三片同音簧片,管体自下而上正面设有一至二个孔可吹奏出中音7、高音1,右侧附管反面设有二个孔可吹奏出另两个高音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音附管葫芦丝,该葫芦丝由主管及左右侧附管组成,主管上原设有七个孔,其顶部原设有一片簧片,主管原样无变化;左侧附管上原设有一个孔,其顶部原设有一片伴音簧片,其特征在于左侧附管顶部增加一片比原伴音簧片低二度的伴音簧片,右侧附管顶部新设一至三片同音簧片,管体自下而上正面设有一至二个孔可吹奏出中音7、高音1,右侧附管反面设有二个孔可吹奏出另两个高音2、3。2. —种高音附管葫芦丝,该葫芦丝由主管及两个左侧附管即左侧 附管A、左侧附管B和一个右侧附管组成;主管上设有九个孔,原七 个孔为出音孔;右侧附管原无簧片,无出音孔;原葫声丝无左侧附管 A;左侧附管B也称伴音附管原设有一个孔,其顶部原设有一片伴音 簧片;其特征在于主管上新增二个孔为消音孔,二个消音孔在主管 上端即中音6孔的上方的正面和反面处;右侧附管顶部新装有高音簧 片,右侧附管新设二个孔分别为中音7、高音l;左侧附管A顶部新 装高音簧片,反面亦新设两个孔,吹奏时出另两个高音2、 3;左侧附管B顶部增加一片比原伴音簧片低二度的伴音簧片,右侧附管和左 侧附管A二者的位置可调换。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武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