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底泥处理,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库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水库底泥中的重金属是指那些自然存在于环境中的金属元素或合金,它们因为密度较大而被称为重金属。这些金属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可能是自然的,如岩石风化,也可能是人为活动的结果,如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和城市污水排放等。当这些重金属进入水体后,往往会沉积在水库底部的淤泥中,形成底泥重金属污染。
2、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261287.4)提出一种河道湖泊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采用绞吸环保疏浚将重金属污染的底泥从河道或湖泊中移出,输送到岸边,直接进行筛分脱水处理,将移出的重金属污染底泥分成碎石、粗砂、细砂、粘粒和脱水液;在脱水液中投加重金属吸附药剂,通过沉降去除重金属,上清液排入水体,沉淀物脱水后送到危险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处置;对不同粒径的固体分别进行后续处理,该处理方法及装置便于对底泥进行分级处理,底泥处理后无需干化,可直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5),且两者之间垂直连通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淤泥进行预处理的除渣机构(2),所述下箱体(5)上设置有用于对淤泥和重金属进行分离的分离机构(3),所述上箱体(1)的上表面连通固定有淤泥入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6)包括三组且每组数量为两个的安装片(261),且安装片(261)固定于分离杆(25)的外侧,相邻两个安装片(261)相对的一侧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滑杆(262),相邻两个所述安装片(2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5),且两者之间垂直连通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淤泥进行预处理的除渣机构(2),所述下箱体(5)上设置有用于对淤泥和重金属进行分离的分离机构(3),所述上箱体(1)的上表面连通固定有淤泥入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6)包括三组且每组数量为两个的安装片(261),且安装片(261)固定于分离杆(25)的外侧,相邻两个安装片(261)相对的一侧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滑杆(262),相邻两个所述安装片(261)相对的一侧固定有套设于滑杆(262)外侧的弹簧(263),所述分离板(27)活动连接于滑杆(262)的外侧且与弹簧(263)固定,所述安装片(261)与分离板(27)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波纹罩(2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5)均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且上箱体(1)的下表面呈缺失状,所述上箱体(1)的背面开设有用于排废的排废口,且排废口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遮板(24)的长度和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的背面垂直固定有四个支撑杆(6),四个所述支撑杆(6)的后端固定有同一下料板(7),且下料板(7)面向排废口方向,所述下料板(7)与遮板(24)纵截面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下箱体(5)的上表面且位于上箱体(1)的后侧固定有废料收集箱(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库底泥的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横截面的形状为倒u形,所述遮板(24)在所述上箱体(1)的外侧做弧形运动,且运动距离为上箱体(1)外周长的六分之一,所述传动杆(23)的外侧固定有套杆,且遮板(24)经套杆与传动杆(23)固定。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苍,王相立,陈沫宇,吴平川,张高清,郭庆林,栗东平,靳子栋,乔威涛,宁钰,温子琛,史斌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