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802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善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属于光电子制造技术领域。该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延层和反射层,所述外延层具有相反的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背光侧;所述反射层包括从所述出光侧至所述背光侧依次层叠的第一绝缘层、银镜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层。本公开实施例能改善发光二极管的背光侧反射光线较少的问题,提升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光电子制造,特别涉及一种改善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光电子产业中极具影响力的新产品,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颜色丰富多彩、能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信号灯、背光源、玩具等领域。

2、相关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外延层、透明导电层和电极。衬底、外延层和透明导电层依次层叠,电极位于透明导电层的表面,电极通过透明导电层与外延层的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3、对于倒装发光二极管,外延层的远离电极的一侧为出光面,在电极的反射下,外延层发出的光容易从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射出,降低亮度;对于正装发光二极管,外延层的靠近电极的一侧为出光面,而电极的反光效果通常较差,因此,反射的光线也较少,不能起到提升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能改善发光二极管的背光侧反射光线较少的问题,提升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延层(20)和反射层(30),所述外延层(20)具有相反的出光侧(21)和背光侧(22),所述反射层(30)位于所述背光侧(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衬底(10),所述外延层(20)位于所述衬底(10)的表面,所述衬底(10)位于所述背光侧(22),所述第一绝缘层(31)位于所述衬底(10)的远离所述外延层(2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电极(41),所述电极(41)位于所述外延层(20)的表面上,且位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延层(20)和反射层(30),所述外延层(20)具有相反的出光侧(21)和背光侧(22),所述反射层(30)位于所述背光侧(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衬底(10),所述外延层(20)位于所述衬底(10)的表面,所述衬底(10)位于所述背光侧(22),所述第一绝缘层(31)位于所述衬底(10)的远离所述外延层(2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电极(41),所述电极(41)位于所述外延层(20)的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出光侧(21),所述电极(41)位于所述外延层(20)的周边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电极(41)和焊点(42),所述电极(41)位于所述外延层(20)上,且位于所述背光侧(22),所述电极(41)位于所述外延层(20)的中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41)包括层叠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芮哲崔伟豪田艳红魏柏林刘战祥田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