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冷却结构及移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98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冷却结构及移动空调,换热器冷却结构包括:冷凝器、储水底座、打水电机、打水飞轮、分流壳以及分水盖;分流壳设置有分流槽和通孔,分流槽对应冷凝器分布;通孔对应于打水间隙;打水飞轮运行时将储水底座的冷凝水溅上分水盖,落在分水盖的冷凝水被分流至分流槽;分流槽设置有落水孔,分流槽中的冷凝水经落水孔流向冷凝器。本技术打水飞轮运行时,将一分部冷凝水溅上冷凝器对应于打水间隙的位置,一部分的冷凝水则被溅向分水盖,经分水盖流入分流槽中,冷凝水在分流槽中流动,并且落水口下落至冷凝器的其它位置,冷凝水在冷凝器顶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吸收冷凝器的热量被蒸发,更加有效地使冷凝器均匀散热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空调,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换热器冷却结构及移动空调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移动空调通常是不设计储水箱的,采用其产生的冷凝水辅助散热,利用打水电机带动打水飞轮将冷凝水抛打至冷凝器上,冷凝水吸收冷凝器的热量蒸发,而冷凝器得到有效降温;但现有技术中对于冷凝水的消耗应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技术对于较大面积或者特殊形状的冷凝器而言,采用单一的打水飞轮将冷凝水溅向冷凝器,冷凝器只有局部能够通过冷凝水降温,而其余的部位无法通过冷凝水降温,辅助散热不均匀,若这个多个打水飞轮对冷凝器大面积溅水,则存在设备结构复杂,增加设备体积,增加成本和增加耗电量的问题;

3、2、现有技术存在着冷凝水利用率不高、对水消耗量不足的问题,在冷凝水过多时设备消耗不及,接水盘很快达到满水状态,为了防止冷凝水溢出,则需要用户在机体外接冷凝水,使用不便;

4、3、现有技术中有在接水盘中设置水泵,通过水泵将接水盘的冷凝水送至冷凝器顶部,从冷凝器顶部往下流动的过程中吸热蒸发,冷凝器降温,但是加入水泵不利于节约产品成本,并且水泵使用久后容易被灰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换热器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盖呈倒V形,形成了朝向冷凝器的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的第一侧相连接形成分流中线,分流中线正对于打水飞轮,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的第二侧延伸至分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沿分流中线方向呈波纹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盖可拆卸安装于分流壳,分水盖遮盖于通孔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

【技术特征摘要】

1.换热器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盖呈倒v形,形成了朝向冷凝器的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的第一侧相连接形成分流中线,分流中线正对于打水飞轮,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的第二侧延伸至分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沿分流中线方向呈波纹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盖可拆卸安装于分流壳,分水盖遮盖于通孔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打水间隙设置于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之间;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李伟文何永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易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