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796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各端口输出传输功率分别与其他端口间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对多有源桥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各端口的偏差模型;采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对偏差模型中的线性化控制增益进行估计,基于估计结果代入偏差模型中,求解得到各个端口当前时刻的最优移相控制量,进而对各个端口进行移相调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实现了各端口间功率解耦,且该控制策略下各端口控制目标仅与该端口控制量相关,易于实现模块化拓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储能设备与直流母线间的能量交换需通过多端口双向变流器实现。多有源桥串联谐振变换器储能电感电流正弦度高,变压器无直流偏磁,与传统多有源桥(multiactivebridge,mab)变换器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单端口比例积分控制下任意端口电压或功率波动都会通过变压器耦合至其他端口,对其他端口的电能质量和变换器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传统基于逆矩阵变换的解耦控制策略解耦代价高,计算过程复杂,且随着端口数量的增多,运算时间指数级增加。

4、现有文献将负载类型划分为电阻负载和电池负载,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端口间耦合导致的干扰进行观测,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对干扰进行抑制,有效提升了系统动态性能,但该方法依赖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当实际工况偏离预设工况较大时,系统动态性能受限。

5、现有多端口谐振变换器解耦控制策略亦或计算负担重,亦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端口输出传输功率分别与其他端口间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构建多有源桥变换器各端口的偏差模型,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负载的输出电压偏差的构建,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有源桥变换器各端口的输出传输功率采用基波分析法进行近似计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端口输出传输功率分别与其他端口间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构建多有源桥变换器各端口的偏差模型,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负载的输出电压偏差的构建,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有源桥变换器各端口的输出传输功率采用基波分析法进行近似计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基于各端口当前时刻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所述偏差模型中的线性化控制增益进行估计,具体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刚刘朝章魏峰李中原王波程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