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794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车辆的数据信息,并基于数据信息生成云数据库,电量感知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获取预设车辆当前的电量信息,当预设车辆停靠于充电桩前时,电量感知模块与车辆建立通信连接,获取车辆的剩余电量和充电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对预设车辆的剩余电量和充电需求,以及与充电桩匹配的电网状况的深度学习技术,可智能调整充电桩对预设车辆的充电策略,同时还能根据预设车辆所选取的需充入电量的不同阶段判断车辆可接入的最大电流的变化,以自动增加或降低对车辆的电流输出大小,以免因不同阶段的固定电流输出而影响充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特别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越来越发展成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中,充电桩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设计的合理性和智能化程度对整个交通能源系统的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使用高效的充电控制技术,实现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故充电桩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现有的充电桩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或简单的自动充电模式,难以根据车辆的剩余电量、充电需求和电网状况进行智能判断以及充电策略的调整,这不仅会导致充电效率低,亦会在低效率充电状态下导致电流输送故障,进而导致电路事故发生,严重地,会于充电过程中导致车辆起火,进而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利用对预设车辆的剩余电量和充电需求,以及与充电桩匹配的电网状况的深度学习技术,可智能调整充电桩对预设车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预设车辆的历史充电次数、历史单次充电用时、车辆电池包容量和与历史单次充电用时对应的剩余电量,并基于所述云数据库对预设车辆状态进行预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分析模块中,对预设车辆于充电过程中的电流输送数据的分析按照夏季时间段和冬季时间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时间充电桩电流输送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生成预测模型,同时,于所述夏季时间段和冬季时间段中,采集预设车辆于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预设车辆的历史充电次数、历史单次充电用时、车辆电池包容量和与历史单次充电用时对应的剩余电量,并基于所述云数据库对预设车辆状态进行预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分析模块中,对预设车辆于充电过程中的电流输送数据的分析按照夏季时间段和冬季时间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时间充电桩电流输送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生成预测模型,同时,于所述夏季时间段和冬季时间段中,采集预设车辆于不同剩余电量情况下的电流输送数据,获取其中的数据特征,将所述数据特征上传至所述预测模型,并对所述预测模型进行更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于不同季节时间段中,对所述电流输送数据按照θ1,θ2,...,θn进行区分,其中,n代表第n个电流输送数据,并计算不同的所述电流输送数据的出现次数占对应季节的比重,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车辆于不同温度区间的剩余电量,分析将预设车辆电量充至100%时所需的充电时间,并计算于所述充电时间情况下,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电流损耗值,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地将不同温度值给定至少3个单位温度区间,每个所述单位温度区间包含的温度差均为3℃,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鲸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