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声单元,发声单元通过耳机线连接音量控制器,音量控制器通过耳机线连接耳机插头,所述耳机线与发声单元的接线端之间通过一对公、母插接头对插配合连接,母插接头内设有插入孔,孔中设有导电触点,公插接头上设有插柱,插柱外壁上设有与母插接头的插入孔中的各导电触点分别对应的导电触点,所述公、母插接头上的导电触点分别与相应的耳机线及发声单元上的导电线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声单元或音量控制器中的一个损坏时,可单独更换发声单元或者音量控制器,避免了浪费,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声单元与耳机线、音量控制器与耳机线之间的插接式结构的拆装操作十分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耳机,特别是一种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头戴式耳机是由左右发声单元、音量控制器和耳机插头通过耳机线连接构 成的整体式结构。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头戴式耳机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件是左右发声单 元和音量控制器,以上任何一部分在损坏或者接触不良后由于难于更换,就会使整个耳机报 废,影响消费者使用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的各部件与耳机线之间采用可拆连接的头戴 式插接结构耳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声单元, 发声单元通过耳机线连接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的接线端与耳机线之间通过 一对公、母插接头对插配合连接,母插接头内设有插入孔,孔中设有导电触点,公插接头上 设有插柱,插柱外壁上设有与母插接头的插入孔中的各导电触点分别对应的导电触点,所述 公、母插接头上的导电触点分别与相应的耳机线及发声单元上的导电线导电连接,所述发声 单元与公、母插接头中的其中一个为整体固定连接。所述音量控制器上端还设有一对公、母插接头对插配合连接,母插接头内设有插入孔, 孔中设有导电触点,公插接头上设有插柱,插柱外壁上设有与母插接头的插入孔中的各导电 触点分别对应的导电触点,所述公、母插接头上的导电触点分别与相应的耳机线及音量控制 器上端的导电线导电连接,所述音量控制器的上端与公、母插接头中的其中一个为整体固定 连接或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音量控制器下端也设有一对公、母插接头对插配合连接,母插接头内设有插入孔, 孔中设有导电触点,公插接头上设有插柱,插柱外壁上设有与母插接头的插入孔中的各导电 触点分别对应的导电触点,所述公、母插接头上的导电触点分别与相应的耳机线及音量控制 器下端的导电线导电连接,所述音量控制器的下端与公、母插接头中的其中一个为整体固定 连接或通过导电线连接。本技术的左右发声单元上设有插接头,发声单元插接头可与耳机线上的耳机线插接 头通过插接配合固定在一起,并且在插接头内部通过导电触点实现发声单元与耳机线的导电 连接,当发声单元损坏时,可单独更换发声单元,避免了浪费,而且本技术的发声单元 与耳机线之间的插接式结构的拆装操作十分简单、方便,插接过程不需要辅助工具以及电学 知识,易于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另外,本技术音量控制器上、下端设置有插接装置与上、下耳机线上相应的插接装 置通过插接配合固定在一起,并且在内部实现导电连接,当音量控制器损坏时,可将音量控 制器从上、下耳机线的插接装置中拆下后更换上音量控制器的所有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发声单元及发声单元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3是与发声单元插接头对应的耳机线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4是音量控制器上端的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5是音量控制器上附带有传声器时音量控制器上端的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技术的发声单元10、 11的接线端固定连接有发声单元插接头6、 1,3发声单元插接头6、 l分别与耳机线插接头7、 2插接配合并导电连接,发声单元IO、 11分别 固定在头带8的两端,耳机线27接入插接头3内,插接头3与音量控制器4上端的插接头插 接配合并导电连接,耳机插头9的接线端上连接有耳机线29,耳机线29接入插接头5内, 插接头5与音量控制器4下端的插接头插接配合并导电连接。如图2、 3所示,发声单元插接 头6内设有插入孔,插入孔的孔壁内设有导电簧片15、 16,导电簧片15、 16与发声单元10 的扬声器通过导线导电连接;耳机线插接头7顶部设有与发声单元插接头6内的插入孔对应 的插柱14,插柱14的顶端和侧壁上分别设有导电触点12、 13,在耳机线插接头7插入发声 单元插接头6内圈时,导电触头12和导电圈13分别与发声单元插接头6内的导电簧片16、 15对应,导电触头12和导电圈13通过导线与耳机线28连接。如图4、 5所示,音量控制器 4的上端设有插接头39或者40,插接头39与插接头3插接配合,插接头40与插接头31插 接配合,耳机线27接入插接头3或者31内,音量控制器4底端设有耳机线29,插接头39 与插接头3,插接头40与插接头31的内部结构均与发声单元插接头6和耳机线插接头7的 内部结构相似,插接头39、 40内设有插入孔,插接头39的孔壁内设有导电簧片17、 18、 19、 20、 21,插接头40的孔壁内设有导电簧片33、 35、 34,插接头3的上端设有插柱41,插接 头31的上端设有插柱42,插柱41上设有分别与插接头39内壁的导电簧片17、 18、 19、 20、 21对应的导电触点22、 24、 30、 23、 25,插柱42上设有分别与插接头40内壁的导电簧片 33、 34、 35对应的导电触点36、 37、 38,音量控制器4下端的插接装置采用与图4所示结构 完全相同的结构。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声单元与耳机线之间、音量控制器与耳机线之间的各对对接插头为互 补的公母插接配合,因此一对对接插头的内部结构和位置可相互替换,这应属于本领域技术 人员所能想到简单的替代性质的技术方案;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耳机线28当然也可以通过头 带采用图2、 3所示结构接入发声单元11内,采用图5所示结构将耳机线27与发声单元11 进行连接,这应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简单的变换性质的技术方案;另外上述实施 例中的发声单元与发声单元插接头为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发声单元插接头独立出来与发 声单元之间通过导线进行连接,音量控制器与耳机线的连接也属于上述类似情况,上述实施 例中的音量控制器与音量控制器插接头为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将音量控制器插接头独立出 来与音量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声单元,发声单元通过耳机线连接音量控制器,音量控制器通过耳机线连接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与发声单元的接线端之间通过一对公、母插接头对插配合连接,母插接头内设有插入孔,孔中设有导电触点,公插接头上设有插柱,插柱外壁上设有与母插接头的插入孔中的各导电触点分别对应的导电触点,所述公、母插接头上的导电触点分别与相应的耳机线及发声单元上的导电线导电连接,所述发声单元与公、母插接头中的其中一个为整体固定连接或通过导电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声单元,发声单元通过耳机线连接音量控制器,音量控制器通过耳机线连接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与发声单元的接线端之间通过一对公、母插接头对插配合连接,母插接头内设有插入孔,孔中设有导电触点,公插接头上设有插柱,插柱外壁上设有与母插接头的插入孔中的各导电触点分别对应的导电触点,所述公、母插接头上的导电触点分别与相应的耳机线及发声单元上的导电线导电连接,所述发声单元与公、母插接头中的其中一个为整体固定连接或通过导电线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中的其中一 个可以通过导电线接入其他的发声单元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与耳机 线之间采用可拆装的插接结构。4、 一种头戴式插接结构耳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声单元,发声单元通过耳机线连 接音量控制器,音量控制器通过耳机线连接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毛毛,
申请(专利权)人:刘毛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