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及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784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upgt;18</supgt;F标记的<supgt;18</supgt;F‑BTE正电子显像剂及合成方法,合成方法包括:利用氮气流将加速器产生的含H<supgt;18</supgt;F的H<subgt;2</subgt;<supgt;18</supgt;O溶液输送至预先经过10ml 0.5M NaHCO<subgt;3</subgt;溶液和20ml超纯水冲洗的QMA固相萃取柱中。吸附完成后,使用11.5ml K222/K2CO3淋洗液将H18F从QMA柱中洗脱至反应管中。在氮气流的辅助下,将混合物加热至105℃以蒸干溶剂。再次加入2ml无水乙腈,并在氮气流中再次蒸干溶剂。启动冷却风扇将反应管冷却至50℃以下。用1ml无水乙腈溶解10mg BTE前体,并将此乙腈溶液加入至反应管中。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应液加热至90℃并维持10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并通过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分离纯化。取一定量的<supgt;18</supgt;F‑BTE,将其混入航空煤油中,并进行10分钟的搅拌。该方法为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氟化取代反应合成的放射性标记物质,具体为一种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及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正电子,作为电子的反物质,为揭示凝聚态物质的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工具。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可以深入研究物质的缺陷和相变,获取详尽的缺陷种类、尺寸及其分布信息。此技术不仅可原位测量,还能在测量过程中调整样品的温度和其他条件,对无损检测具有显著价值。尽管正电子湮没技术在多个领域已有应用,但其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仍待进一步探索。

2、在众多正电子核素中,18f因其较长的物理半衰期(109分钟)而备受青睐。其化学性质活跃,易于与有机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形成稳定的有机氟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因c-f键的高键能而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因此,18f成为标记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理想选择,用于制备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物质。

3、在医疗领域中,正电子湮没技术主要服务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pet)的应用。通过将能够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人体内部,我们利用pet技术对全身或特定部位的脏器及组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子显像剂具有式Ⅱ所示的化学结构:

2.一种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航空煤油作为工作介质,并以其为显像材料,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采用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质量控制实验的关键在于验证18F-CH2-CH2-OTs在煤油中呈均匀分散状态,假设煤油的总放射性活度为X,我们取出煤油体积的十分之一,分为三份,分别测量其放射性活度为Y1、Y2、Y3;这三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不得超过5%,并且平均值Y与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子显像剂具有式ⅱ所示的化学结构:

2.一种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航空煤油作为工作介质,并以其为显像材料,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采用18f标记的18f-bte正电子显像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质量控制实验的关键在于验证18f-ch2-ch2-ots在煤油中呈均匀分散状态,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豪杨朝晖刘泉徐函玉刘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