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楼板浇筑,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
技术介绍
1、密肋膜壳是一种新型模板,它可以使浇注后的楼板形成特殊的空心网格状,以提高楼板结构的抗弯强度和稳定性,其在跨度和荷载较大的、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
2、实际施工时,在完成密肋膜壳的铺设与固定后,需要在密肋膜壳之间和密肋膜壳顶部绑扎钢筋笼,并浇注形成楼板,为了能够重复使用密肋膜壳,通常会在浇注前在密肋膜壳的外表面涂抹水性脱模剂,在浇注完成后,拆除支撑密肋膜壳的木模板,从楼板下方将密肋膜壳与楼板分离。
3、上述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密肋膜壳的拆模再利用;不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即便使用了水性脱模剂,在浇筑完成后,密肋膜壳仍有可能会与尚未凝固的混凝土粘接在一起,导致拆模难度较大。而且,镶嵌在楼板内的密肋膜壳上缺乏凸出部位,施工人员仅能使用工具沿密肋膜壳边缘将其撬出,拆模效率低,并且这样极易损坏密肋膜壳和成型的楼板,带来不利的影响,并导致密肋膜壳重复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包括顶板、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板;各侧板在环向上以侧边依次连接为筒状,并以该筒状的一端与顶板的外周连接,形成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的方形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在未使用时不突出于所述侧面纵肋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为固定设置于第一侧板内壁面上的凸块,并在所述凸块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壁面上开设有用于手指扣设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包括顶板、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板;各侧板在环向上以侧边依次连接为筒状,并以该筒状的一端与顶板的外周连接,形成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的方形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在未使用时不突出于所述侧面纵肋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为固定设置于第一侧板内壁面上的凸块,并在所述凸块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壁面上开设有用于手指扣设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使得该拉手组件可在使用时从第一侧板内壁面上翻转伸出,并在未使用时翻转为与第一侧板内壁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脱模的密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拉环和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辉,毛良根,闫顺,张加兴,王连欣,江胜学,董俊,王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