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西跃专利>正文

一种冷暖可控温墙体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67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降低能耗,提高转能量换率、能够控温的墙体空调。应用该墙体空调,可以实现对墙体进行温度控制。用墙体空调解决室内外温差的方法,不再依赖于的压缩机空调。应用该可控温墙体空调,可节省建筑空间,没有噪音污染,能量转换率高,在建筑上能得到应用,这样的建筑将真正称谓绿色建筑。理论依据:帕尔帖效应?塞贝克效应结构:1、内、外墙面为导热体,俗称散热体,材料选择热传导较好的材料。2、中间夹层为绝热体,材料选择不导热的绝缘保温材料。3、关键换能源元件是温差制冷元件,在元件上按需求接上直流电源即可工作。4、可以级联工作,模块式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暖可控温墙体空调
技术介绍
该墙体空调理论依据帕尔帖效应、塞贝克效应。其原理由两种半导体材料结合在一起,在电场作用下一个端面能够制冷,另一个端面能够发热,形成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工作条件工作电流为直流电流。工作过程是,在组件上通过改变直流电流的极性来决定在同一制冷器上,实现制冷或制热功能。能够产生这种效果是遵循帕尔帖效应、塞贝克效应的原理。详述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将这个电路接入直流电路中,在P型和N型半导体上,就可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吸热和放热的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普通墙体没有加热或者制冷效果,目前,制冷或制热都是单纯依靠机械能的转换来取得冷、暖效果,这样耗费能源而且能量转换率不高,效果不甚理 术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降低能耗,高转换率、能够制冷(暖)的墙体空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内墙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暖可控温墙体空调。它的组成是内墙面、外墙面和中间绝热体。其特征是:内、外墙面为散热(吸热)体,在中间绝热体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温差电致冷组件,组件工作是遵循珀尔帖效应的热泵原理,它可用于制冷,也可以制热;温差电制冷组件是由若干对温差电偶串联构成。温差电元件呈矩形截面。结构中铜质导流片连接P、N型元件,用高纯氧化铝(或氧化铍)陶瓷片紧贴在冷面和热面与外界进行能量耦合。温差电制冷组件堆叠厚度高于通孔长度1mm(单面),与内外墙面散热板紧密接触,温差电制冷组件与散热板中间加导热硅脂,利于进行热传导。温差电制冷组件之间采用串、并联连接,用导线连接到外部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冷暖可控温墙体空调。它的组成是内墙面、外墙面和中间绝热体。其特征是内、外墙面为散热(吸热)体,在中间绝热体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温差电致冷组件,组件工作是遵循珀尔帖效应的热泵原理,它可用于制冷,也可以制热;温差电制冷组件是由若干对温差电偶串联构成。温差电元件呈矩形截面。结构中铜质导流片连接P、N型元件,用高纯氧化铝(或氧化铍)陶瓷片紧贴在冷面和热面与外界进行能量耦合。温差电制冷组件堆叠厚度高于通孔长度1mm(单面),与内外墙面散热板紧密接触,温差电制冷组件与散热板中间加导热硅脂,利于进行热传导。温差电制冷组件之间采用串、并联连接,用导线连接到外部控制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冷暖可控温墙体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跃
申请(专利权)人:刘西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