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的主轴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7639 阅读:6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轴提升装置,适用于500KW及以下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用于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的主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抱箍、第一活动连接件、第二活动连接件、支撑架、第一钢筋、升降板、第二钢筋、千斤顶;支撑架上相互间隔设有第一钢筋通孔、第二钢筋通孔,第一钢筋的上端与升降板连接,第一钢筋的下端穿过第一钢筋通孔后由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抱箍的一端连接,第二钢筋的上端与升降板连接,第二钢筋的下端穿过第二钢筋通孔后由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抱箍的另一端连接;千斤顶搁置在支撑架上,千斤顶位于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之间,千斤顶的顶头与升降板的底面相接触。该主轴提升装置使用方便、效率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轴提升装置,适用于500KW及以下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 调试。
技术介绍
500KW及以下水轮机组定期冬修、冬试加上故障修试,拆卸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的次 数越来越频繁。500KW及以下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时,水轮机的主轴下方空间 较小,将主轴提升较困难,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的主轴提升装 置,该主轴提升装置使用方便、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 的主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抱箍、第一活动连接件、第二活动连接件、支撑架、第 一钢筋、升降板、第二钢筋、千斤顶;支撑架上相互间隔设有第一钢筋通孔、第二钢筋通孔, 第一钢筋的上端与升降板连接,第一钢筋的下端穿过第一钢筋通孔后由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抱 箍的一端连接,第二钢筋的上端与升降板连接,第二钢筋的下端穿过第二钢筋通孔后由第二 活动连接件与抱箍的另一端连接;千斤顶搁置在支撑架上,千斤顶位于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 之间,千斤顶的顶头与升降板的底面相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千斤顶设置在待提升的主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的主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抱箍(3)、第一活动连接件、第二活动连接件、支撑架(7)、第一钢筋(8)、升降板(9)、第二钢筋(10)、千斤顶(11);支撑架(7)上相互间隔设有第一钢筋通孔、第二钢筋通孔,第一钢筋(8)的上端与升降板(9)连接,第一钢筋(8)的下端穿过第一钢筋通孔后由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抱箍(3)的一端连接,第二钢筋(10)的上端与升降板(9)连接,第二钢筋(10)的下端穿过第二钢筋通孔后由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抱箍(3)的另一端连接;千斤顶(11)搁置在支撑架(7)上,千斤顶(11)位于第一钢筋(8)与第二钢筋(10)之间,千斤顶(11)的顶头与升...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轮机推力瓦和导轴瓦检修、调试的主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抱箍(3)、第一活动连接件、第二活动连接件、支撑架(7)、第一钢筋(8)、升降板(9)、第二钢筋(10)、千斤顶(11);支撑架(7)上相互间隔设有第一钢筋通孔、第二钢筋通孔,第一钢筋(8)的上端与升降板(9)连接,第一钢筋(8)的下端穿过第一钢筋通孔后由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抱箍(3)的一端连接,第二钢筋(10)的上端与升降板(9)连接,第二钢筋(10)的下端穿过第二钢筋通孔后由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抱箍(3)的另一端连接;千斤顶(11)搁置在支撑架(7)上,千斤顶(11)位于第一钢筋(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全周立勇袁华王大兴王昌龙熊军梅荣键向仕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秭归县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