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马铃薯块茎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种薯的分为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等,其中原原种是马铃薯最重要的种薯。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的主要繁育方式有基质法、气雾培法、水培法等,基质法存在用人成本过高和产量较低的问题,气雾培法存在能耗高和管理成本高的问题,水培法有效避免了基质法、气雾培法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而现有的水培法进行马铃薯培育时,马铃薯脱毒组培苗定植于培育板上,使其根部吸收苗床底部的营养液,而到了结薯期,培育板会对生长的薯块造成挤压,不利于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2、为此,提出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包括:
3、育苗机构,所述育苗机构包括苗床,所述苗床顶部开设有育苗槽,所述育苗槽内设置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上开设有若干种植孔;
4、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升降杆,所述驱动组件与两所述升降杆相连接,所述育苗板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杆升降,从而调
5、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用于对所述育苗槽提供营养液。
6、优选的,若干所述种植孔开设有多列,所述育苗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液槽,多个所述液槽分别与多列所述种植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液槽位于对应列上多个所述种植孔的正下方;所述苗床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液口和多个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液槽的两端,所述液槽内铺设有保水垫,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供液机构连通。
7、优选的,所述苗床底部固接有底座,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液箱,所述液箱内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液箱并固接有多个分水管,多个所述分水管分别与多个所述进液口固接并连通,所述出液口上固接并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液箱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消毒组件。
8、优选的,所述消毒组件包括与所述回水管固接的罩壳,所述罩壳内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所述容纳孔的侧壁上开设有螺旋通道,所述回水管与所述螺旋通道的一端顶部连通,所述螺旋通道的另一端底部固接并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液箱固接并连通。
9、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接在升降杆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固接有支座,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并位于两所述支座之间,所述支座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伸缩件,所述定位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弹性伸缩件伸入所述定位槽内。
10、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座侧壁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凹槽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定位块伸出所述凹槽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倾斜面从而形成楔形块,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块相适配,所述楔形块伸入所述定位槽内。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杆底部螺纹连接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固接有保护罩,所述螺纹套与所述保护罩转动连接,两所述保护罩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伸出所述保护罩外并开设有多边槽,所述多边槽用于与外部扳手卡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螺纹套传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套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上固接有蜗杆,所述转轴上固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
13、优选的,所述育苗槽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贯穿多个所述出液口,所述卡槽内卡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组过滤组件,多组所述过滤组件与多个所述出液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所述挡板上的过滤孔。
14、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方法,包括:
15、将马铃薯组培苗定植于种植孔内,将育苗板置于育苗槽内并使马铃薯组培苗根部置于营养液内,升降杆贯穿定位板上的通孔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
16、壮苗期,通过供液组件提供营养液;
17、生长期,将营养液中氮钾比例增加,营养液提供的频次和量低于壮苗期;
18、结薯期,将营养液中氮肥比例降低,营养液提供的频次和量低于生长期;在此阶段,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育苗板升高,给薯块预留足够生长空间。
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将马铃薯脱毒组培苗定植在种植孔内,将育苗板置于育苗槽内并通过定位组件定位,供液机构提供营养液进行繁育;在繁育的匍匐茎生长和块茎膨大期,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两升降杆升降,从而实现育苗板的升高,给薯块预留足够生长空间,从而适应马铃薯原原种在壮苗期、生长期、结薯期的水培繁育,提高繁育效果;同时由于育苗板与升降杆可拆卸连接,因此育苗板经过消杀后可重复使用,降低培育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种植孔(4)开设有多列,所述育苗槽(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液槽(8),多个所述液槽(8)分别与多列所述种植孔(4)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液槽(8)位于对应列上多个所述种植孔(4)的正下方;所述苗床(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液口(9)和多个出液口(10),所述进液口(9)和所述出液口(10)分别位于所述液槽(8)的两端,所述液槽(8)内铺设有保水垫(11),所述进液口(9)、所述出液口(10)分别与所述供液机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1)底部固接有底座(12),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底座(12)上的液箱(13),所述液箱(13)内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液箱(13)并固接有多个分水管(14),多个所述分水管(14)分别与多个所述进液口(9)固接并连通,所述出液口(10)上固接并连通有回水管(15),所述回水管(15)与所述液箱(13)连通,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组件包括与所述回水管(15)固接的罩壳(16),所述罩壳(16)内开设有容纳孔(17),所述容纳孔(17)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18),所述容纳孔(17)的侧壁上开设有螺旋通道(19),所述回水管(15)与所述螺旋通道(19)的一端顶部连通,所述螺旋通道(19)的另一端底部固接并连通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与所述液箱(13)固接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接在升降杆(5)上的底板(22),所述底板(22)两侧分别固接有支座(23),所述定位板(6)位于所述底板(22)上方并位于两所述支座(23)之间,所述支座(23)靠近所述定位板(6)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伸缩件,所述定位板(6)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24),所述弹性伸缩件伸入所述定位槽(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座(23)侧壁的凹槽(25),所述凹槽(25)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26),所述定位块(26)与所述凹槽(25)之间固接有弹簧(27),所述定位块(26)伸出所述凹槽(25)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倾斜面从而形成楔形块,所述定位槽(24)与所述定位块(26)相适配,所述楔形块伸入所述定位槽(24)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杆(5)底部螺纹连接的螺纹套(28),所述螺纹套(28)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2)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2)顶部固接有保护罩(29),所述螺纹套(28)与所述保护罩(29)转动连接,两所述保护罩(29)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0),所述转轴(30)一端伸出所述保护罩(29)外并开设有多边槽(31),所述多边槽(31)用于与外部扳手卡接,所述转轴(30)与所述螺纹套(28)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29)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一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33),所述螺纹套(28)上固接有第二锥齿轮(34),所述第一锥齿轮(33)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4)啮合,所述连接杆(32)上固接有蜗杆(35),所述转轴(30)上固接有蜗轮(36),所述蜗杆(35)与所述蜗轮(36)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槽(2)靠近所述出液口(10)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7),所述卡槽(37)贯穿多个所述出液口(10),所述卡槽(37)内卡接有挡板(38),所述挡板(38)上设置有多组过滤组件,多组所述过滤组件与多个所述出液口(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所述挡板(38)上的过滤孔(39)。
10.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种植孔(4)开设有多列,所述育苗槽(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液槽(8),多个所述液槽(8)分别与多列所述种植孔(4)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液槽(8)位于对应列上多个所述种植孔(4)的正下方;所述苗床(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液口(9)和多个出液口(10),所述进液口(9)和所述出液口(10)分别位于所述液槽(8)的两端,所述液槽(8)内铺设有保水垫(11),所述进液口(9)、所述出液口(10)分别与所述供液机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1)底部固接有底座(12),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底座(12)上的液箱(13),所述液箱(13)内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液箱(13)并固接有多个分水管(14),多个所述分水管(14)分别与多个所述进液口(9)固接并连通,所述出液口(10)上固接并连通有回水管(15),所述回水管(15)与所述液箱(13)连通,所述回水管(15)上设置有消毒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组件包括与所述回水管(15)固接的罩壳(16),所述罩壳(16)内开设有容纳孔(17),所述容纳孔(17)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18),所述容纳孔(17)的侧壁上开设有螺旋通道(19),所述回水管(15)与所述螺旋通道(19)的一端顶部连通,所述螺旋通道(19)的另一端底部固接并连通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与所述液箱(13)固接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接在升降杆(5)上的底板(22),所述底板(22)两侧分别固接有支座(23),所述定位板(6)位于所述底板(22)上方并位于两所述支座(23)之间,所述支座(23)靠近所述定位板(6)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伸缩件,所述定位板(6)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杰,张武,王芳芳,马丽荣,高彦萍,马心科,吕和平,杨昕宇,吴雁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